-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5.4 石膏岩段 5.5.4 石膏岩段 挤塑泡沫板施工方法: 在施做初期支护工字钢拱架时预埋Φ20勾筋(主要用来后期挂设防水层及连接环向Φ6.5钢筋),已施工初支段落凿出工字钢后在焊接勾筋,弯钩朝上,环向间距1.2m,纵向间距1.2m,每一排弯钩保持同一水平,然后采用Φ6.5环向钢筋与Φ20勾筋焊接环向通长布置,最后插入双层挤塑板,挤塑板之间密贴,施工过程中使用焊接工艺时必须保证必要的防火措施,例如铁皮、石棉瓦等隔火。在挤塑板施工范围内不小于3个干粉灭火器,并引一道水管至该处,保证发生火灾时救援能够及时进行。 5.5.4 石膏岩段 挤塑泡沫板缓冲层 5.5.5 岩溶槽谷段地表河流处治 隧道穿越明月背斜轴部后槽发育的盐井河距离隧道顶板较近(34米),隧道施工可能对地面水造成影响,在施工前采取了渠化防渗处理。 5.4.4 单侧壁导坑法 (四)下台阶另侧导坑开挖支护:7、上台阶(三)区导坑导坑开挖5~10m后,开始下台阶另侧导坑开挖,8、导坑初支,先初喷1~3cm厚,安装锚杆及钢筋网,再装边墙、仰拱钢架,然后复喷至设计厚度;9、拆除中隔墙,浇筑仰拱混凝土,10浇筑边墙及拱部衬砌混凝土。 采用单侧壁导坑法施工的优点是化整为零,减小开挖跨径而达到防止坍方的目的,但是工作面窄,工序多,支撑用料量大,造价高,测量困难,施工周期长。因此,在采用台阶法施工、环形导坑法施工无法成洞的情况下才采用单侧壁导坑法。 5.4.4 单侧壁导坑法 施工要点: ①台阶开挖高度根据地质情况及隧道断面大小而定。左、右两侧洞体施工纵向拉开间距不大于15m。 ②台阶开挖长度3~5m。 ③后一侧开挖形成全断面时,应及时完成全断面初期支护闭合。 ④根据监控量测信息,初期支护稳定后拆除中隔壁临时支护,一次拆除长度不超过15m,并加强拆除中的监控量测。 5.4.5 塌方处治开挖施工 施工要点: ①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②施工锁口护拱,避免继续塌方; ③洞渣反压回填,并注浆加固; ④加强超前支护; 5.4.5 塌方处治开挖施工 ⑤在工字钢喷射混凝土造壳后泵送C25混凝土护拱; ⑥严格控制开挖循环进尺,采用预留核心土法进行施工,开挖一榀、支护一榀,施工时严格控制爆破,爆破震速不得大于10cm/s; ⑦施工时做好相应安全预案; ⑧加强初支断面开裂监测。 5.5 特殊地质段施工控制 岩溶、岩溶水及突水突泥 煤层及瓦斯 采空区及老窑积水 穿越石膏岩层 岩溶槽谷段地表河流处治 5.5.1 岩溶、岩溶水及突水突泥 5.5.1 岩溶、岩溶水及突水突泥 5.5.1 岩溶、岩溶水及突水突泥 岩溶发育段未发生突水突泥现象掌子面照片 5.5.1 岩溶、岩溶水及突水突泥 岩溶发育段发生突水现象照片 5.5.1 岩溶、岩溶水及突水突泥 对于一般性岩溶水处理坚持“以排为主,排堵结合”的原则。 1、排水一般情况下采用盲沟将溶洞水引入中心排水系统,为防止岩溶水突然涌现,施工中在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除采用TSP、雷达超前探测预报外还采用了红外探水法、瞬变电磁法等进行探水作业,异常段采用钻孔超前探测验证并根据预报结果及时通知相关方研究制定应对措施,同时预备足够的抽水设备,以策安全。 2、堵水一般采用局部超前预注浆堵水,当隧道开挖后地层裂隙水较大,周边存在大面积淋水或严重渗漏水,对地表生态环境影响较严重,但围岩稳定性较好,不影响掘进时,采用后注浆堵水。 5.5.1 岩溶、岩溶水及突水突泥 对于特殊地段的岩溶水处理坚持“以堵为主,排堵结合”的原则。 1、礼让隧道穿越明月峡背斜岩溶槽谷段岩溶发育,后槽盐井河对隧道影响较大,为了降低地下水对隧道建设、运营影响,减少隧道对隧址区环境的影响,在原设计超前探测方案的基础上,引进EH4大地电导率法、AGI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等超前探测技术,综合验证岩溶、岩溶水的发育情况,根据超前地质预报溶洞发育情况和超前探水出水位置、流量、水压力检测等一系列工作成果,聘请专家团队与各参建单位代表共同制定最优处治方案。最终依据探测成果,将左右洞合计205m长的SK抗水压衬砌类型全部优化为S5a加强型进行施工。 2、通过实施全断面注浆、地上河道渠化等处治措施,加强隧道施工、运营安全。 5.5.1 岩溶、岩溶水及突水突泥 5.5.1 岩溶、岩溶水及突水突泥 隧道突泥突水应急演练 5.5.2 煤层及瓦斯 1、通过湿式超前探孔准确探测煤层位置、厚度、瓦斯浓度等,通过“多种不良气体自动监控及数显系统”和“四合一”人工检测设备对隧道瓦斯进行检测监控。聘请专家团队与各参建单位共同制定最优处治方案。另外,通过“无线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不良气体自动监控系统、人员考勤定位系统”的应用管理,加强隧道穿越煤层段的施工安全。 值班室内视频监控系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