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热蒸汽对热采工艺设备影响的检测内容及方法.doc

过热蒸汽对热采工艺设备影响的检测内容及方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过热蒸汽对热采工艺设备影响的检测内容及方法

PAGE PAGE 1 注汽管网改输过热蒸汽时自然补偿能力 与输送能力验算方法 李 婵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摘 要:某稠油开发区块现有热采注汽管网系统设计参数为11.5MPa、321℃的湿饱和蒸汽。该注汽管线的热补偿采用自然补偿和方形补偿器补偿,原设计温度为321℃,现改注过热蒸汽时,(改变为9.8MPa、 380±20℃过热蒸汽)。按《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定》(SDJ6-90)、《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导则》对管线热补偿进行验算。现有注汽管网输送能力之验算,包括湿饱和蒸汽的沿程阻力计算和散热损失计算。验算表明,注汽温度提高后,现有注汽管网补偿器的补偿能力、固定支架推力及热采井口装置均可满足要求。阻力和散热损失计算得知,调整后的注汽管道可以满足注汽井的注汽压力要求,个别边缘井口的蒸汽为湿饱和蒸汽,干度为90 关键词: 注汽管网; 自然补偿能力; 验算公式; 输送能力; 计算; 方法 某稠油开发区块已建有相对较为完善的热采注汽管网系统,该系统由注汽干线、注汽支干线、热采井单井注汽管线、方形补偿器和阀件等构成。现有注汽管网系统设计参数为11.5MPa、321℃的湿饱和蒸汽。该热采注汽管线的热补偿采用自然补偿和方形补偿器补偿,原设计温度为321℃,现改注过热蒸汽时,(改变为9.8MPa、 380±20℃过热蒸汽),由于蒸汽温度升高,管道热伸长量加大,补偿器的补偿量相应加大,需对现有注汽管网的方形补偿器、自然补偿的补偿能力和固定支架的推力及井口的适应性进行校核,如果满足要求,则不需对过热蒸汽温度或现有注汽管线进行调整,如果不能满足要求,则需对现有注汽管网的补偿器进行改造(改造工程量很大)或降低过热蒸汽的温度,以保证该注汽管网系统之 在相同压力下,过热蒸汽和湿饱和蒸汽的比容不同,例如:9MPa、380℃的过热蒸汽比容为0.02837m3/kg,而9MPa、干度70%的饱和湿蒸汽的比容为0.01477m3/kg。比容不同,相同平均压力、管径、壁厚、注汽量的注汽管线的比摩阻不同,例如:9MPa、380℃的过热蒸汽和9MPa、干度70%的饱和湿蒸汽在压力9MPa、注汽量5t/h、注汽管线Φ76×7的比摩阻分别为1.278 kPa/m 、0.672kPa/m,饱和湿蒸汽和过热蒸汽具有基本相同的注汽锅炉出口压力和井口注汽压力(过热蒸汽的井口注汽压力比湿蒸汽的注汽压力高1MPa左右),需对现有注汽管线改注过热蒸汽时的注汽能力进行校核计算,检查现有注汽管线是否满足注汽井对注汽速度的要求,不能满足要求时需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改扩建管线或增建新管线等,因此探讨现有注汽管网自然补偿能力与输送能力的验算公式与验算 1 现有注汽管网自然补偿能力之验算方法 按《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定》(SDJ6-90)、《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导则》对管线热补偿进行验算,主要计算公式如下: K=h1.65 (h≤1); L )-LZh K:弯管的减刚系数; h:弯管的尺寸系数; σ:管壁厚度,mm; R:管子的弯曲半径,mm; rP :管子横截面平均半径,mm; Dw:管子外径,mm; Lzh:光滑弯管方形补偿器的弯曲半径,m; L1:方形补偿器两边的自由臂长,m; L2:方形补偿器凸出边直管段长,m; L2:方形补偿器宽度边直管段长,m; Δχ:固定支架间管道热伸长量,m; E:管道的弹性模数,N/m2; I:管道的断面惯性距,m4; Ixo:折算管段对x0轴的线惯性距,m4; W:管子的断面抗弯距,m3; Mmax:最大弹性力的弯曲力矩,N.m; 当热采注汽方式由11.5MPa、321℃的湿饱和蒸汽改变为9.8MPa、 380±20℃过热蒸汽时,现有注汽管网方形补偿器补偿能力及井口的适应性验算分别见下表1和表 表1 现有注汽管网方形补偿器补偿能力之验算1 弹性中心法 管线外径 Dw mm 76   管线壁厚 δ mm 7   管线公称直径 DN mm 65   弯头弯曲半径 R mm 260   管横截面平均半径 rp mm 34.5   弯管尺寸系数 h   1.53   弯管减刚系数 k   0.76 h≥1时 固定支架间距 L m 50.00   补偿器宽 B m 3   方形突出长 H m 3   方形补偿器两边自由壁长 L1 m 6   补偿器突出边的直管段长 L2 m 2.48   补偿器宽边的直管段长 L3 m 2.48   管道设计温度 T ℃ 380   冷紧系数 ε   0.7   管道热伸长量 Δx m 0.151   方形补偿器的折算长度 LZh m 21.58   计算管段对x0轴的线惯性距 Ix0 m3 29.91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