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徽州古建筑概述
PAGE23 / NUMPAGES30
第一章
徽州建筑历史成因与沿革
徽州建筑的界定
1 、地理学界定 又称“新安” 行政区域: 歙县、黟县、祁门、休宁、绩溪 、婺源 一府:徽州府
2、文化学 概指明清徽州府辖区内萌芽和成形的一种以强化儒家伦理道德秩序为主要精神特征,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建筑。
第一节 自然成因
一 、 地形、地貌 、气候因素
1、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
a)地域中的山 :
北有黄山山脉
中有齐云山脉,古称“白岳” 属丹霞地貌
东部绩溪、歙县有: 天目山余脉及延至歙县、休宁的白际山脉。
西南祁门、婺源、休宁境内由西向东走向的五龙山脉为浙庐两水发源地。
b)地域中的水: 徽州是新安江的发源地,主要河流多属新安的水系。
2、 气候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水丰 富,日照时数相对较少,不利于农作物种植、生长,适合多种林木的生长。
3、 地貌及气候对徽州建筑的孕育作用。
a 吸引士族迁徒的重要因素,造成了村落园林化。
b 审美观的形成,性格的铸就的影响又潜在地影响了建筑风貌。
c 万山环顾所形成的屏蔽,有效减少了兵火的侵扰,有利于保护早期建筑的特征与古韵
二、生态和资源因素
地形、地貌、气候造成了资源特征:
山多田少、林木繁茂、雨水充沛、景色宜人、色调素雅
资源影响
a 促使了徽商队伍的形成,而徽商是徽州建筑的“艺术赞助人”,也是使用者,因而其特征也影响了建筑风格及型制。
b 充裕价廉的材料资源,促使了木结构的形成。
c 耕地少、人口多、土地紧,刺激了楼居建筑的流行,也是徽州园林小型化的诱因。
第二节 人文因素
徽州建筑萌生于宋元时期,成型于明清
时期,孕育于宋以前。
商周:从发掘的随葬物品来看,文化的发达程度已与中原相近,兵器带有古越风格,纹饰有些与中原相近。
春秋战国:徽州地域先后归吴、越、楚,原有地域的山越文化与吴楚文化交融渐生新质文化—古越文化或曰山越文化。
东汉至南宋:晋、唐未、宋、三次士族南迁,发达的中原文化与地域文化三次融合
一、中原文化与山越文化的融合
中原建筑所蕰含的礼制秩序与格局。
具体体现:
1、森严的宗祠、支祠、家祠系统
2、村落的公共建筑的中轴线、前后秩序
3、建筑的等级化
4、建筑的表象(如门脸、匾额等)
5、牌坊标志
6、木结构的混合式
7、西部构造(如月梁等)
8、单体建筑形态
9、村落建筑的前导空间、秩序
10、以庭院为主要结合手段来组合群体
11、山越建筑:木构架体系为干栏式建筑
二、宋明伦理道德秩序与乡村民俗对建筑的影响
儒、道、佛、理对建筑的影响。
宋明理学的“理”导致了徽州建筑的理性走向
其表现形式为:建筑群的轴线、等级、序列和高度的程式化
乡约民俗:
风水观念
祭祀祖先的礼仪
地方戏
三、徽商与徽州建筑
鼎盛与 明清
徽商——“徽州籍商人”,指一团体。
徽州建筑的鼎盛几乎与徽商的鼎盛同步
徽人将“润身润屋”视为两美
1、徽商对家乡公益性建筑的巨额资助
2、徽商广建园林、豪宅,是以“富而显贵” 的方式,体现自身价值
3、园林、宅地是徽商留给子孙的基业,也是自身颐养天年的理想场所
4、徽商——“儒商”“官商”的审美情趣对徽州建筑的影响
四、中原移民与徽州文化的融合与新生
越文化的特征:鸟为图腾,习水便舟,巢居,纹身断发,同水而浴。善铸铜,印纹陶
中原移民的主要原因:战乱与自然资源的耗竭
始于汉:吴、方、汪
移民高潮:
第一次:东晋
第二次:唐末
第三次:南宋
移民高潮:
第一次:东晋
第二次:唐末
第三次:南宋
徽州地区的戴、鲍、李、程、江、朱、胡姓宗谱源记晋、豫、鲁
移民带来的社会变化:人口数量结构、财富、广博的文化、精湛的技艺。从而促进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
文化:坚持宗法制度
强化族群意识
聚族而居
如:尊祖敬宗,崇尚孝道,讲究门第,重视农耕
1、何谓徽州建筑?
2、自然因素对徽州建筑发生的影响有那些?
3、人文因素对徽州建筑发生的影响有那些
第三节 徽州建筑的沿革
大致分为四方面:
徽州建筑的草创——宋元
徽州建筑的勃兴——明代
徽州建筑日趋世俗化——清代
清末民初西方建筑东渐中徽州建筑的变异
徽州建筑的草创期——宋元
南宋始,理学勃兴,社会儒教化以及徽商的成长,为徽州建筑从萌芽到成形,提供了必要条件
现硕果仅存的几座宋元徽州建筑实物,主要为塔、城楼、桥。故无法突出宋元时徽州建筑的整体风貌,现在对宋元时期古建筑的探寻,主要的依据为遗址、遗迹,方志、文书、族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