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卷 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不包括( C )。
A.环境法是生态环境科技与法的结合。
B.环境法是社会法。
C.环境法是私法
D.环境法是综合部门法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在建设项目的哪一阶段报批( B )。
A.设计阶段
B.可行性研究阶段
C.竣工验收阶段
D.投入适用阶段
3.下列属于我国独立创建的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制度有( C )
A.许可证制度 B.排污收费制度
C.“三同时”制度 D.征收资源税制度
4.循环经济的3R原则中,Recycles是指( D )。
A.再生产原则 B.减量化原则
C.再利用原则 D.再循环原则
5.下列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B )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适用的范围是《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的规划和建设项目
B.对所有的建设项目都要实行环境影响评价
C.其中公众参与的方式包括论证会、听政会或其他形式
D.对规划实施后还应实行跟踪评价
6.除法律规定免责的情形外,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行为人( C )
A.若主观上没有过错,不承担赔偿责任
B.若主观上没有过错,可以免除赔偿责任
C.无论主观上是否具有过错,都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法定免责情形除外
D.只有从事了违法排污行为,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7.在环境与资源管理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管理制度是( B )。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B.许可证制度
C.征收排污费和自然资源补偿费制度 D.经济刺激制度
8.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C )
A.1年 B. 2年 C. 3年 D. 4年
9.我国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构是(D)。
A.各级交通管理部门
B.各级铁道管理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环境行政保护主管部门
10.水污染是指( B )。
A.地表水污染 B.陆地水污染
C.陆地水和海水污染D.地下水污染
二、多项选择(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将各该项标码填入括号内,选多选少均不能得分。
1.《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实行污染者依法负责的原则。依法承担污染防治责任的主体包括( ABCD )
A消费者 B产品的生产者 C销售者 D进口者
2.环境污染民事责任中的无过错责任的免责条件有( ABC )
A不可抗力 B受害人自身引起
C第三人故意或过失 D仅有财产损失
3.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固体废物实行的“三化”原则是( BCD )
A再生化 B无害化 C减量化 D资源化
4.《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适用于( ABC )
A生活噪声污染的防治 B航空噪声污染的防治
C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防治 D从事本职工作受到噪声危害的防治
5.某排污工厂附近的农户,故意引用未经处理的污水灌溉,造成了农田减产,于是,该农户向工厂索赔。对此,由谁承担责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CD )
A该农户承担责任 B排污单位承担责任
C该农户和排污单位共同承担责任 D该农户和排污单位均无责任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次生环境问题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叫做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
公众参与原则
是指在自然环境资源保护领域,公民有权参与并平等地进行环境立法、决策、执法、司法等与环境权益相关的一切活动。
三同时制度
我国《环境保护法》第26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噪声污染
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固体废物污染
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
综合性保护对象的广泛性和保护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环境与资源保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