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景德镇
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瓷都观光旅游,现在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下这个城市。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同时又是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景德镇不是镇,他是一个设区市,全市共辖一市一县两区,分别是乐平市,浮梁县和珠山区,昌江区,总面积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万。景德镇的平面图形是一个南北狭长,东西狭窄,昌江流淌其中,养育着152万景德镇人民,昌江被称为景德镇人民的母亲河。景德镇最早取名新平,史料记载,在东晋时期,陶渊明的祖父陶侃,时为荆州刺史,曾在此地缉拿平定水匪,在此建了这么一座新城,取其新平定之意。唐朝又先后改名昌南和浮梁,说到昌南,大家都知道,瓷器英文单词与中国单词是同名的,大写的CHINA是指中国,小写的china是指瓷器了,就因为当时这里瓷器传到欧洲,他们只听中国商人说来自昌南以把中国瓷器同意称为昌南了,就连我们江西的旅游形象口号也是“认识China从这里开始”,瓷器就是昌南的音译了,浮梁呢说了大家就都知道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写到“商人重利轻别离,前夜浮梁买茶去”中的浮梁指的就是这里了。那景德镇这个名字呢,是北宋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将年号御赐给这里,并一直沿用至今。在明朝时期,景德镇与湖北的汉口镇,广东的佛山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
说到景德镇就不得不说到景德镇的瓷器了,景德镇中国的瓷都,世界的瓷都,郭沫若称“中华向好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确实大家意识里几乎把景德镇和瓷器等同了,景德镇三个字似乎是瓷器代名词了。景德镇至此历史悠久,史书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室”,这么算来,景德镇生产陶瓷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东晋(公元317-420年)时赵慨对景德镇陶瓷的制作工艺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为发展景德镇由陶至瓷的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是景德镇至今被公认的?“制瓷师主”,现在的景德镇很多师祖庙就供奉着师主赵慨。唐朝开始中国的瓷器就已经大量的出口,成为了继丝绸、茶叶后的第三个大宗贸易品。后来传到欧洲也深受王公贵族的喜爱,甚至是“一两瓷器,一两黄金”,作为一种高端的奢侈品,被贵族争相购买,都以拥有瓷器为荣,景德镇瓷器也会大量出口,瓷器一度成为他们家族地位的象征,真可谓价值连城。一直是到了五代时期,景德镇因优质白瓷的烧制而奠定了景德镇在中国瓷器的地位,打破了当时南青北白的格局,景德镇生产的瓷器在个方面都已经达到了现代的标准,我们现在看到的出土的的瓷器都是五代以后的瓷器。宋代景德镇制瓷业已呈现繁荣局面,据考古发现,宋代窑址分布多至30处,有窑“三百余座”,陶瓷的器型也发展到数百种之多。在烧成技术上也有了较大的改进,使用的是依山坡而建筑的龙窑,找一处山体合适的容量大了很多,在烧装方面流行了匣钵装烧法,减少了样品变形,提高了成品率。除了小件作品,像大缸大瓶之类的大件也有烧制。成功地烧造出大批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青白瓷”即影青釉瓷和多种颜色釉瓷器,深受贵族喜爱。到了元初,在长期的战争中,北方的瓷窑都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相对平安的江南江西景德镇,侥幸的躲过了多年的战争,窑火依然常年不熄,在崇尚白色的元朝统治者眼里,景德镇烧制的青白瓷,就是上天赐予他们的珍宝,很快,立足未稳的元朝统治者就在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专门督促瓷器的生产。元代开始高岭土引进瓷胎,创造性的利用瓷石和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制作瓷胎,大大改善了瓷器的质量,使得瓷器的烧制温度达到了1300度以上,出现了高温硬质瓷。让瓷器在品质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直到现在的二元配方仍然被使用,而高岭土含量的高低也是成就一件瓷器作品优劣的一个重要的标准之一了。元朝景德镇还成功地烧造出青花瓷和釉里红瓷,这又标志着由素瓷转为彩瓷的新时代的到来。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建立了明王朝,当过和尚出身贫寒的新皇帝,对景德镇的瓷器更是宠爱有加,明洪武2年在景德镇设立了御器厂,专门为皇室和朝廷烧制御瓷。公元1644年,清顺治帝入关,承袭了明朝皇帝修建的紫荆城,也承袭了他们远在江西的御器厂,那时候御器厂改为御窑厂。明清两朝景德镇的瓷器达到了鼎盛时期,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使景德镇的制瓷也达到了历史最高峰。明清时期是景德镇制瓷工艺的巅峰时期,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无论是产品造型、装饰技法、还是装饰题材、装饰风格,都达到了“参古今之式”,代表瓷器有粉彩瓷,斗彩瓷,珐琅瓷等等
到了近代,烧制了 7501毛主席的专用瓷,搜罗了当时全国名师40位,运用现代技术,在瓷器里面绘制国徽防伪标签,灯光下可以看得清楚。政府还在这里创办了一所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一所陶瓷高等学府——景德镇陶瓷学院。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我们景德镇的窑火千年不断、瓷器闻名中外的呢?重要原因是这里有烧制瓷器的最优质的原料、燃料及交通。上天给我们景德镇赐予了一座高岭山,因为高岭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