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经阻滞操作规范
一 麻醉科接到手术通知单后
由总住院医师根据手术种类、病人情况和麻醉医师技术水平、业务素质妥善安排手术病人的麻醉;必要时向科主任报告麻醉安排情况。
二 术前准备
术前访视患者掌握病情,进行评估,行ASA分级,预测麻醉危险程度。介绍麻醉方案、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和麻醉前病人的准备并麻醉前谈话和签字。行术前用药。
三 麻醉前准备
1、按照手术间麻醉准备工作常规准备吸引器、麻醉机、呼吸回路备用、全套气管插管用具.
2、药品:局麻药(略) 静脉麻醉药(略) 急救药品(略)
3、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电图、无创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等,开始麻醉记录。
4、建立静脉通路。
5、核查病历
6、查对:
A.三方查对患者姓名、住院号、科室、诊断、手术方式及部位、术前用药及麻醉方法等
B.药品查对:名称、剂量等
C.麻醉机等器械的再次检查。麻醉医生的手部消毒。
四 麻醉操作
(一) 臂丛神经阻滞
锁骨上径路
病人体位:仰卧,患肢自然平放在躯干旁,头稍向后仰并转向对侧(呈45)
穿刺点定位:锁骨中点上方1cm。
操作方法:局部皮肤常规消毒。持内装局麻药带6G或7G针头的注射器,经穿刺点向后、内、下缓慢进针,寻找易感;出现异感后,即停止进针固定针头,回抽注射器无血或气体,则注射局麻药。倘若多次寻找,不见异感,可找第一肋骨;碰到第一肋骨表面,同样回抽注射器,无异常发现,即注局麻药。退出针头,轻轻按压注射区。
注意事项:避免损伤血管,刺破肺尖;慎用双侧阻滞。
肌间沟径路
病人体位:头转向对侧,肩贴床面,其他同上。
穿刺点定位:显露胸锁乳突肌,其后依次为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前中斜角肌之间有一上窄下宽的间隙,即斜角肌间隙(肌间沟)。该间隙与环状软骨水平线的交点,是为穿刺点。
操作方法:局部皮肤常规消毒。持内装局麻药带6G或7G针头的注射器,垂直皮肤进针,针尖指向对侧足尖推进,刺破椎前筋膜时有突破感,再稍推进则出现异感,回抽无血或脑脊液,固定针头注射局麻药。退针,轻轻按摩注射区。
常见并发症:霍纳氏综合征、膈神经麻痹、声音嘶哑及局麻药中毒。除局麻药中毒外,其他无需特殊处理。
腋径路
病人体位:仰卧,患肢外展90-100°,区肘,前臂外旋,手背贴床,呈“举手礼”状。
穿刺点定位:胸大肌下缘与臂内侧缘相接除摸到腋动脉搏动,为进针点。
操作方法:局部皮肤常规消毒。一手指按压腋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一手持针,由进针点缓慢刺入,针向腋窝。当针刺破腋鞘时,手有刺破纸张样落空感,立即停药。此时还可以看到针头随脉搏搏动。回抽无血,即要注药。注药是针头应固定。用另一手指压迫注射点远端,以封闭腋鞘,使药液尽量向腋鞘头端扩散。注射完毕,拔去针头,沿臂的长轴按摩注射部位。
注意事项:进针宜缓慢,仔细体会落空感,以免刺破动脉壁,致药液进入动脉内。同时,应注意避免局麻药中毒。
(二) 颈丛神经阻滞
1、确定穿刺点:
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对侧,双上肢自然平放于身体两侧。麻醉医师站在患侧,嘱患者作抬头运动,显露胸锁乳突肌,定其后缘中点或后缘与颈外静脉交叉点为 C4穿刺点;乳突尖下方1.5cm,胸锁乳突肌后缘定为 C2穿刺点;C2与C4连线中点即为C3穿刺点。并作标记。
2、 常规消毒: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拟探摸穿刺点的手指亦应消毒。穿刺前需用碘伏严格消毒皮肤,消毒后穿刺点处需铺孔巾。
穿刺给药:
颈浅丛阻滞:由进针点垂直颈侧皮肤刺入,针尖透过胸锁乳突肌肌膜时,由针尖刺破纸张样落空感,停止进针。在此处注入局麻药2-3ml;维持穿刺针深度不变,再沿枕后、耳后、颈前、锁骨上等方向各注药2ml,退针。局部按摩片刻。此即
颈深丛阻滞:体位同浅丛阻滞,方法有三针法和一针法。
a.三针法:2、3、4颈椎(C2、C3、C4)横突处为穿刺点;C4正处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C2位于乳突尖后下1-1.5cm处,C3则处于C2、C4连线中点。在C2、C3、C4横突处依次注射局麻药2ml、3ml、4ml(注药前一定要回抽,确无血液或脑脊液)局部稍加按摩即可。亦可在阻滞C4后稍微退针,改变针的方向,使其指向并抵达C3行阻滞,称为两针法。。
b.改良一点法:即在C4穿刺,有骨质感停进针,即为C4横突,回抽无血或液体注药6~15ml。 !推药程必须反复回抽无血液和脑脊液方可继续推药。
※:原则上应避免同时行双侧深、浅丛阻滞,尤其是三点法(C2、C3、C4阻滞)。
五 测试麻醉平面并行再次核对病人手术情况
注入药物后一般于10~15分钟才会出现较完全的平面,测试阻滞平面时不应暗示病人。麻醉阻滞完全,预计效果良好才能开始消毒、手术;
六 术中管理及监护
严密观察,连续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做好记录工作,5~10分钟记录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