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要人云亦云
浅淡历史论文写作 江苏省泗阳中学 曾张胤 一、要厚积薄发,不要急功近利。 写文章要从读书入手,这里的读书包括泛读和精读, 泛读就是博览群书,古人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红楼梦》有付对联:“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精读是有意识的选读,平时要多去图书馆、阅览室,查阅资料,主要是专业方面的杂志和教学理论方面的书。 中学教师的论文当然要紧密联系教学实际,但这并不是说中学教师的论文可以离开理论的指导,要知道,没有理论指导的教科研实践乃是盲目的实践,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科研。 从孔夫子到陶行之,从杜威到苏霍姆林斯基,我们都要研究。 看过的书、杂志可以摘抄,可以复印,如果不是自己的书,最好不要在上面勾划圈点,因为还要还给人家。 阅读时最好制作读书卡片,前面加上目录,如书名、作者、出版单位、章节、页码、出版时间、观点摘要、个人心得,卡片积累多了,可以建立资料库,分类编排,可以装入不同的资料袋,也可以输入电脑。 要提倡写读书笔记,不是有的专家说,你要每天写读书笔记和教后感,日积月累,久而久之,里面就会有很多写作的素材,你再善于思考,勤于动笔,想不成专家都难。 现在的社会是市场经济社会,干事情完全不带功利色彩是不可能的,比如为了评职称写论文,这本来无可厚非,但不能急功近利。 平时就要多读,象蜜蜂叮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常言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不读书,哪来的创作灵感,有的老师写文章往往刚开了头就没话讲,搜肠括肚也想不起来,原来是你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 人脑就象电脑,没有信息储存,鼠标怎么点也点不出来。 二、要有感而发,不要无病呻吟。 写文章要真正有感而发,也就是产生创作冲动,这是在量变积累基础上产生的质变。 文章要言之有物,不要空话连篇。徐特立先生讲:“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文章可长可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要硬凑字数,宁可将可有可无的字、词、句、段删掉。 内容要充实,长而空不好,短而空也不好。 学术论文必须严谨科学,资料要翔实,不要满足于“大概”、“差不多”,要持之有据,对任何问题都不能凭想当然,“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自己没有把握的东西要查资料,反正现在上网什么都能查到,方便得很。 引用人家的话一定要注明出处,现在写文章要文责自负,不要有剽窃之嫌,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甚至弄得身败名裂。 文章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不要矫情,也不要煽情。自己是自己文章的第一读者,如果文章连自己都打动不了,拿什么去感染人家! 有感而发的灵感从哪里来?光读书还不一定会产生创作灵感。要思、要悟: 一思人家的文章观点是什么; 二思人家的文章举了哪些典型事例来说明观点; 三思人家的文章对自己有什么启发,如果由我来写,哪些地方我想不到,哪些地方我虽然也能想到,但可能说不清楚,说不到位。 正规刊物发表的文章,一般都有较高质量,虽然我们不能抄袭,但可以借鉴,可以模仿,只要不留下抄袭的痕迹,人类的知识90%都是间接获得的。 写文章要有悟性,什么是悟性?《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人对事物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悟性”的关键是“悟”,“悟”才能有真知灼见,“悟”才能看得透,而不至于停留在表面。 “悟”的过程是探究的心理活动过程。 三、要小题大做,不要大题小做。 写文章选择切口要小,一般一事一议,主题要集中。 如果一篇文章什么都想谈,很可能都是蜻蜓点水,不深不透。 题目太大了,你也驾驭不了。 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结果写得不好,自己看了都不满意,还谈发表吗?这就是题目太大的缘故。 中学教师与大学教师相比,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不足。 优势是我们每天都处在中学教学第一线,文章能紧密联系中学教学实际,写出的文章直接源于中学教学,很多都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再用新教学理论稍稍包装一下,对中学教学就能产生指导作用. 纯理论性的文章那是大学教师的专长,但大学教师的文章对中学教学的指导作用有限,我们读了如雾里看花。他们的文章谈中学教学如同隔靴搔痒。 我们写文章要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要扬长避短。 中学教师的教科研主要是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高考. 论文可以是谈对教材的处理,对教法的选择,对高考试题的分析评价,或者是课堂实录,如果某一次公开课你觉得上得比较满意,就可以整理一下,寄去发表,现在的刊物一般都提供网址,从网上发过去很方便。 平时在教学中要养成爱动脑筋的习惯,哪怕是一得之见、一闪之念,只要有闪光的地方都很可贵,赶快记下来,过后很可能想不起来了。有的人睡觉时在睡梦中能想到很好的写作材料,但醒来就忘了,我以前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什么睡觉时还在想?那是太投入、太执着的缘故。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杜甫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语不惊人死不休”。做学问达到这样如痴如醉的地步,还会不出成果吗?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