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复习指导传染病学.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 性传播疾病 性传播疾病是指以性行为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一组传染病。   病原体:细菌、病毒、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真菌、及寄生虫。   重点监测的8种性传播疾病:   梅毒、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尖锐湿疣、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生殖器疱疹和非淋菌性尿道炎。   传播及受累部位:直接接触、间接传播、血液及医源性传播、垂直传播(母婴)。    第一节 淋病   (一)淋病的特点   病原体:淋病奈瑟菌或称淋病双球菌(简称淋菌)。淋菌对柱状上皮及移行上皮有亲和力,常隐匿于女性泌尿生殖道引起感染。离开人体不易生存,一般消毒剂易将其杀灭。常引起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   (二)感染途径   1.性接触经黏膜感染,多为男性先感染淋菌后再传播给女性,可波及尿道、尿道旁腺、前庭大腺等处,以宫颈管受感染最多见。   2.间接传播比例很小,主要通过接触含菌衣物、毛巾、床单、浴盆等物品及消毒不彻底的检查器械等。   (三)临床表现   1.男性可引起急性淋菌性前尿道炎,表现为尿道外口灼痒、轻度刺痛、红肿、外翻,继而又稀薄粘液流出。以后症状逐渐加重,并可发展为全尿道炎。   2.女性以宫颈炎、尿道炎、尿道旁腺炎、前庭大腺炎等。检查尿道口红肿、触痛;尿道旁腺炎表现为挤压尿道旁腺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前庭大腺炎表现为腺体开口处红肿、触痛、溢脓。腺管阻塞形成脓肿。   3.合并症:男性可合并淋菌性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尿道周围炎及膀胱炎等。女性合并症主要是感染盆腔脏器,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脓肿、腹膜炎等。   4.播散性淋病是指淋病奈瑟菌经血循环,引起关节炎、心内膜炎、脑膜炎、菌血症等。如病情严重,可危及生命。   (四)诊断   1.有不良的性接触史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①分泌物涂片行革兰染色,急性期见中性粒细胞内有革兰阴性双球菌,可作为筛查手段。   ②分泌物淋菌培养为诊断淋病的金标准方法。其培养阳性率为80%~90%。   ③对可疑淋菌盆腔炎并有盆腔积液者可行后穹隆穿刺,取穿刺液做涂片检查及培养。   ④对疑有播散性淋病者,应在高热时取血做淋菌培养。   ⑤分泌物淋菌PCR检测阳性。   (五)治疗   1.治疗应尽早、彻底。遵循及时、足量、规范用药原则。   喹诺酮类、四环素类药物以及头孢菌素菌有效。轻症大剂量单次给药;重症应连续每日给药,保证足够治疗时期彻底治愈。   2.20%~40%淋病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同时应用抗衣原体药物。   3.孕期禁用喹诺酮类及四环素类药物。妊娠期淋病严重影响母儿健康,应及时治疗,首选头孢曲松钠,加用红霉素,连用7~10日。   4.性伴侣应同时治疗。   (六)预防   在淋病高发地区,孕妇应于产前常规筛查淋菌,最好在妊娠早、中、晚期各做一次宫颈分泌物涂片镜检或淋菌培养,以便及早确诊并得到彻底治疗。    第二节 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传染病。可侵犯全身各个器官。早期皮肤黏膜损害,晚期侵犯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造成劳力丧失或死亡。   (一)病因、病原体及其特点:梅毒螺旋体(苍白螺旋体)   亦称苍白螺旋体(TP),1905年被发现。在分类学上属螺旋体体目,密螺旋体科,密螺旋体属。菌体细长,带均匀排列的6~12个螺旋,长5~20μm,平均长6~10μ m,横径0.15μm上下,运动较缓慢而有规律,实验室常用染料不易着色,可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观察菌体。体外人工培养较难,接种家兔睾丸可获得螺旋体。   (二)感染途径   1.性接触直接传染: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约占95%。未经治疗的患者1年内最具传染性。   2.非性接触传染:接吻、哺乳、手术、接触污染的衣物、用具、输血等。   3.胎传:梅毒孕妇妊娠4个月即可通过胎盘血液传染给胎儿,即使病期超过4年,其螺旋体仍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新生儿也可在分娩通过软产道时受传染。   (三)分期   梅毒分为获得性梅毒和胎传先天梅毒。   1.先天梅毒:患梅毒孕妇能通过胎盘将螺旋体传给胎儿引起流产、早产、死产或分娩先天梅毒儿。先天梅毒儿占死胎30%左右。   2.获得性梅毒依病程分为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   ①早期梅毒包括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及早期潜伏梅毒,病程在2年以内;   ②晚期梅毒包括三期梅毒及晚期潜伏梅毒,病程在2年以上。   (四)临床表现   1.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硬下疳(初疮)。   硬下疳特点为:感染TP后7~60天出现,大多数病人硬下疳为单发、无痛无痒、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溃疡,高出皮面,疮面较清洁,有继发感染者分泌物多。触之软骨样硬度。持续时间为4~6周,可自愈。硬下疳可以和二期梅毒并存。   2.二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皮肤梅毒疹。   皮肤梅毒疹:80~95

文档评论(0)

kfcel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