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卫村
红色历史文化名村——红卫村
村落简介:红卫村系三明市泰宁县杉城镇辖区行政村之一,位于县城区西南、环绕炉峰山森林公园,金溪河北岸,东与和平中街东侧胜一街相连,南与民主街金湖河北岸连接,西与丰岩村交界,北倚炉峰山,是县城中心,经济商业贸易繁华地段,现全村人口367户1457人,7个村民小组。红卫村古时叫一、二图街,一图街景观梨和 红军街、岭上街、小南门一带,二图街是澄清街、浮头坑(现工商银行)到大南门,大街头一带,1931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解放到泰宁城时风村属于西南乡,34年划为中心中正保,50年成立农会,50年成立和平街政府,58年改为和平街管委会,66年改为红卫大队革命领导小组,革命委员会,79年改为红卫大队管理委员,84年起为红卫村委会员,红卫村解放初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和平街支部委员会(现红卫村党支部)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先后成立了村民委会员、团支部、妇女、民兵、治保、调解、计划生育、老年协会等群团组织。红卫村位于泰宁古城,现有明末清初古建筑,古民户、红军街、红军井、红军标语及红军在泰宁的公告《告刘和最部下士兵及下级官长书》是1933年当时红军书写在泰宁城内和平街梨下际祖蔚家的厦门右边砖墙上,至今保存下来,陈家大屋当时朱德、周恩来两位首长居住过的地方,屋后山边还留下他们挖过,用过的防空洞,周恩来同志曾在泰宁向中央发过重要电文如今是浏览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现红军街已被列入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同时在这地方温育出革命人士陈宗珪烈士,陈宗珪曾是本村下陈家人氏,1925年出生,原厦门大学化学系学生、47年受中共闽、浙、赣边的派遣,担任中共泰宁县党总支书记,后因受党内权左路线所时牺牲,年仅23岁。具有革命历史,传统的红卫村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全村上下干群,团结奋斗,村经济收入,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2012年村财收入达40余万元,人均收入7817多元。
相关历史情况说明:1931年6月,红军首次解放泰宁时,就成立了红色政权——县革命委员会,还成立了城市区和东北、西南乡3个基层政权,西南乡革委会就设在红卫村的岭上街。1933年8月,东方军入闽作战来到泰宁,朱德、周恩来也率领红一方面军司令部(红军总部)机关来到泰宁,驻扎在红卫村岭上街陈家大院。红军总部一方面指挥东方军和中央红军作战,一方面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发动群众参军参战,支援革命斗争,开展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1933年7月1日,东方军入闽作战。8月中旬,东方军顺利完成第一阶段任务后,奉命北上,求歼国民党军第56师和新编第4旅。8月18日,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的东方军到达泰宁,准备实行第二阶段作战计划。东方军司令部设在泰宁城关水南村的罗汉寺。与此同时,朱德总司令和周恩来代总政委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司令部(红军总部)也从江西东移,经建宁抵达泰宁,总部机关设在红卫村岭上街陈家大院。红军总参谋长叶剑英、政治部主任杨尚昆、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部长李克农、卫生部长彭真、警卫连指导员康克清等一同前来。朱德、周恩来等首长在陈家大院指挥东方军和红一方面军在江西抚河以东地域的战斗。东方军首次入闽作战,攻克了洋口、峡阳、沙县,包围顺昌、延平,取得节节胜利。使泰宁与闽北苏区连成巩固的一片,中央苏区的版图得到进一步扩大。1933年8月至1934年2月,随着红军总部设立在红卫村陈家大院,红军部队驻满了整个岭上街,革命活动便由此蔓延开来,留下红一方面军司令部、红军总部(朱德、周恩来旧居)、红军井,红军标语墙和巨幅文告等众多革命遗址遗迹。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那段革命斗争历史,泰宁县人民政府把岭上街命名为“红军街”,并投入资金进行修缮维护。红一方面军司令部红军总部(朱德、周恩来旧居)
从1933年8月至1934年2月,朱德、周恩来等领导每次来到泰宁都居住在陈家大院红军总部,总部第一厅左侧是红军总部机要科,当年红军就靠这里的一台电台指挥战斗。第二厅左侧是红军总部的政治部,政治部主任杨尚昆就曾在此工作;右侧是总政委周恩来旧居。第三厅左侧是总部参谋科,叶剑英参谋长在这此制作作战方案。右侧则是朱德总司令旧居。驻扎在陈家大院期间,朱、周等首长曾亲自率领总部直属部队干部战士积极开展政治宣传,刷写标语,上街打扫卫生,清理阴沟,发起“城区清洁运动周”活动。红一方面军司令部红军总部(朱德、周恩来旧居)原为陈家大院,清代宅第民居建筑。坐北向南,由门厅、前厅、中厅、后厅和厢房28间及后花园、花坛等组成,砖木结构合院式建筑。通面阔16.65米,总进深45米,建筑面积747平方米。
1982年,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总部(朱德、周恩来旧居)被列为泰宁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5月,红军总部作为红军标语墙的附属机构,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