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两代科举制度简介
明、清两代的读书人只要参加考试,未入学前均称“童生” ,故有六七十岁仍为童生等。
所谓入学即进入府、州、县、三级的学,也叫人泽,这就成了习惯称呼的 “秀才”、秀才叶通称“生员”,又叫“痒生”。童生要成为秀才,需经县、府、院三级考试。
县试:由本县知县主持,录取后方能参加府试。府试录取后方能参加院 试。
院试:由各省学政(学台)主持,因学政称“提督学院”故叫“院试”,这是童生考试的最高阶段。院试录取后就是“生员”,叫做“秀才”,送入府、县学叫“入学”,也叫“八泮”,受教官的月课与考校。
秀才又分为“廪生”、“增生”、“附生”,以廪生地位最高。
明、清制度,府学生员四十名,州学三十名,县学二十名,每人给廪米六斗,以补助其生活。额内考为廪膳生员,即廪生,清代较严,须岁、科两考前列一等的方能得生名义。
廪生可依次升入国子监(国立大学)肆业。童生考秀才须请康生担保。 廪生“正额”之外,入学的生员为增生。廪生,增附于诸生之末。均有规定名 额,再扩大增加者为附生。
举人的考试
明 、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考试,录取者即为举人。 这种考试称“乡试”,因考都于八月举行,又称“秋闱”,“闱”即考场。每逢子、 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试为恩科。
参加考试的资格:生员(秀才)岁、科考及格者:官之未入流者(丸品十八 级之外的官员),由有关的官府选送入试。
考试后正式发榜,叫正榜。正榜所取的就是本科的举人,举人的第一名“解元”。另外,还取中“副榜”的举人若干名,称为“副贡生”即每正榜五名取副榜一名。“副贡生”以后可参加岁、科考而直接参加“乡试”。凡考中的举人,在谒见荐卷的“房师”及主考的“座师”,自称“门生”,推主考“座主”。乡试的主考由朝廷选派,一般由翰林官或科、部官担任。
进士的考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的考试叫“会试”,各省的举人以及国子监的监生都可应考。每逢辰、戌、丑、未年为正科。若乡试有恩科,则次年举行会试,叫会试恩科。考试定在二、三月间,故又叫“喜闱”,主考官车人,叫总裁,以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尚书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官员,由礼部提请派充。别有用考官。会试中式若为“贡士”,也叫中式进士,其名额以三百名为常。
会试第一名称“会元”。会试揭榜以后,中式进士须于下月应殿试。“殿试”亦称“延试”,皇帝对会试录取的贡生在殿建上亲自策问的考试。只有殿 试合格后,才能成为真正的进士。
明、清两代,把进士分为“三甲”。一甲进士只有三名,叫“赐进士及第”, 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二甲进士若干名,“赐进士出 身”。二甲第一名要在金殿唱名,故称“传胪”。三甲进士若干名,叫“赐同进士出身”。
翰林及翰林院
翰林院掌编修国史及草拟制诰等,其长官为掌院学士,满、汉各一人,由 大学士、尚书中指派。所属职官有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无定员。
清代在翰林院设庶常馆。每科进士殿试后选文行兼优之士为庶吉士,入庶常馆学习,指派大臣督其课业。三年期满后再经御试,分发任用,名曰“教馆”由钦派阅卷大臣分别等第,二甲进士授编修,三甲授检讨。未入选者或内 用为六部主事、内阁中书,或外用为知县翰林是清贵的职务,很爱尊重,也是大学士、尚书的后备人材。
侍读、侍讲为皇帝及皇子讲书,修撰、编修,职掌编修国史。故翰林亦被尊称为“太史”。另唐、宋均设翰林学士,地位显要,主要为皇帝起草诏令。
贡生级别
明、清两代已考试升入国子监肄业的生员称贡生。贡生的地位高于秀才 而低于举人。清代有五贡尤以拨贡地位较优。
拨贡:每十二年(逢酉年) ,学政于府、州、县学生员中选拨品行优秀者,与督抚汇考核定,贡入京师,称为拨贡生。先赴京会考,择优者再行朝考。人选者一二等,引见录用为官,三等入国子监肄业。更下者罢归。
优贡:学政三年任满,根据府、州、县学选定在学生品行俱佳者的上报名 额,会同督抚进行“三院会试”,录取者送国子监肄业。 但最后须连试合格才予认可 。
副贡:参加乡试中副榜者。
岁贡:每年或二三年,选送廪生依次入国子监肄业。
恩贡:凡皇帝登位或皇家庆典,颁布“恩诏”,在岁贡之外,加贡一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