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圆明园的建筑历史.doc
圆明园的建筑历史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雨果
从很小的时候起,圆明园,这三个字就深深的印在了脑海之中。十岁的时候到过一次北京,到过一次圆明园,面对那些湖水、断桥、残垣、杂草,儿时的我只是觉得一片荒凉,完全想象不出它往日的荣耀与辉煌。时光飞逝,已是近30岁的我有幸进入清华深造,更有机会数次前往圆明园,感受圆明园,想像圆明园。却始终无法将当年的电影――《火烧圆明园》中的圆明园以及纪录片――《圆明园》中cg技术下的圆明园和我眼前的景象对照起来。
终于,当才疏学浅的我得知《日下旧闻考》中有大量描写圆明园繁盛时期的史料时,便迫不及待找来仔细阅读。
在《日下旧闻考》中,从第七十一卷到第八十五卷,从圆明园的官员配属到与清漪园的比较,整整15卷文字,详细描述了这个万园之园的绝世景象。直到此时,我头脑中的模糊影像才逐渐变得清晰。
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将畅春园北1里许地名后华家屯的一座园林赐给他的第四个儿子胤?G,并亲题园额曰“圆明园”。按照胤?G的解释,园名的取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日下旧闻考》第八十卷。这时的圆明园,只是一座皇子的赐园,它的面积约600亩左右。康熙六十一年(1722),康熙病死,胤?G即位,这就是雍正。
雍正三年(1725),雍正在圆明园原有“亭台邱壑”的基础上加以扩建。全园面积增至3000余亩。这时的圆明园,已经有28处重要的建筑组群。从此,圆明园成为清统治者经常居住和向全国发号施令的政治中枢,紫禁城的宫殿,只不过是皇权的象征,备举行重大典礼之用而已。
乾隆即位的时候,清王朝已经建立了将近100年,国家的统一,政权的巩固,特别是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乾隆的大兴土木提供了物质基础。乾隆在《日下旧闻考》的《题词》注中说:“余临御四十余年,凡京师坛庙、宫殿、城郭、河渠、苑囿、衙署,莫不修整。”为了追求“山水之乐”,乾隆对苑囿的兴建具有浓厚的兴趣。他即位以后,就先后改建和扩建了康熙、雍正年间在北京西北郊兴建的畅春园、圆明园、静明园、静宜园,并借疏浚西湖(乾隆十五年改称昆明湖)的机会兴建了清漪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山五园”。在“三山五园”中,乾隆对圆明园的经营,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但是,乾隆对圆明园的扩建,并没有扩大圆明园的地盘,而是在原有的范围内调整园林景观,并增建若干建筑组群以丰富园景。乾隆对圆明园的扩建,主要是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修建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这三座园林,连成一片,总面积达5200余亩,有风景建筑组群100余处,同属圆明园总管大臣管理。
圆明园的园林建筑,个体形象小巧玲珑,千姿百态,尺度比外间同类型的建筑要小一些,而且能突破官式规范的束缚,广征博采大江南北的民居样式,出现了许多平面形式如眉月形、?e字形、工字形、书卷形、口字形、田字形,乃至套环、方胜等等。除少量殿堂外,建筑的外观朴素雅致,少施彩绘,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十分协调。建筑群体组合,更是富于变化,全园100多组建筑群无一雷同,但又万变不离其宗,都以院落的格局作为基调,把我国传统院落布局的多变性发挥到了极致。它们分别与那些自然空间的局部山水地貌和树木花卉的栽植相结合,创造出一系列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园林景观。
圆明园四十景,是乾隆九年( 1744年)最终建成并御制成诗、绘画成图的。即: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州清晏、镂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长春仙馆、山高水长、万方安和、武陵春色、日天琳宇、濂溪乐处、多稼如云、水木明瑟、映水兰香、澹泊宁静、西峰秀色、鱼跃鸢飞、北远山村、四宜书屋、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夹镜鸣琴、澡身浴德、廓然大公、坐石临流、洞天深处。鸿慈永祜、茹古涵今、汇芳书院、月地云居、方壶胜境、涵虚朗鉴、曲院风荷。其中至少有28处为雍正题额而定。这在《日下旧闻考》中均有记载。
这些造景的取材极为广泛,有的模拟江南风景。比如“西峰秀色”模仿的就是庐山景色。庐山,是我国的名山之一。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匡俗的人结庐于此,故名庐山,亦名匡山,又称匡庐。此山三面临水,西临陆地,万壑千岩,烟云弥漫。在《日下旧闻考》第八十二卷中明确写道“河西松峦峻峙为小匡庐”。同样在《日下旧闻考》第八十二卷中明确表示“曲院风荷”是与西湖曲院风荷“风景相似故以其名名之”。
有的是再现前人诗画意境。唐代诗人李白在《秋登宣城谢?x北楼》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