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同发展阶段的经济运行规则如何协调的诸多问题。例如,对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因素的滞后或超前出现,国家
应如何部署和控制;与不同发展阶段相应的经济运行规则,立法中应如何界定各自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与不同
发展阶段相应的经济运行规则发生冲突,应如何缓解和救济;改革进程中法律的超前性、稳定性和变动性的关
系,应如何处理,等等。
五、我国市场经济是民主和法制条件尚不完备的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与民主和法制相辅相成,完备的民主和法制,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和提高国家干预效率。我国
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目前尚不完备,封建因素残存,民主和法制观淡薄,权力制衡机制欠成熟。在这样的条
件下实行市场经济,就必然发生权力进入市场、权钱交易、官商结合等现象。所以,我国经济法学应当研究与
政治学相关的许多间题。例如,应如何界定国家作为政治统治工具、社会经济调节中心和资产所有者的三重
身份和职能,以及协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应如何规范政府行为,防范政府滥用国家干预权;应如何规制行
政垄断,制止权力进入市场,等等。
上述表明,我国经济法学研究只要坚持和发扬立基本土资源“建造新房”的传统,就一定有辉煌的前景。
经济法:法律部门划分的主客观统一
史际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现代大陆法的基本学说,源于文艺复兴时代以来对罗马法的研究及相应的资本主义实践。其法律部门划
分并非建立在确切的学说和方法论之上,而仅是某种理念和实践的漂移之物。作为空前社会主义实践的组成
部分,前苏联法学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试图将有关学说和方法给予科学、精确的定位,其精神可佳,却仍不
自觉地陷入了教条和唯心论的误区。〔1〕当代社会经济关系发生的深刻变革,对我国将上述二者粗糙地结合
在一起的传统法律部门划分提出了挑战:法律部门究为何物?应怎样加以划分?对此如何作答,不仅决定着关
于经济法现象的解释和定位,但凡涉及法律部门的任何问题,如劳动法、环境法、婚姻家庭法等是否及缘何是
法律部门,中国古代有没有民法等,要对其深入探讨并作出科学的结论,都无法回避这一挑战。人们也正是在
这个问题上受着某种思想禁锢,长期处于徘徊状态,无法取得突破。
本文想澄清并简要地论证这样一点,即:法律部门划分属于法学及思想意识上层建筑范畴,社会关系经由
立法者、司法者也即法律上层建筑,通过法学家的主观意志对社会关系及其法律调整的折射,而塑造出一国的
法律体系和法律部门划分。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法律调整的对象是社会关系,一国的法律体系和法律部门划分归根到底是由该国
社会关系的性质和内容决定的。但这仅在最一般意义上谈论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时,才是真理,只要多迈
出一步,真理就变色了。一方面,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是十分错综复杂的;另一方面,法律上层建筑对基础
的反映不是毫厘不差地映照,法学作为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它对基础的反映更要以人的主观意志为主导,服从
一定的世界观或价值判断。
客观社会关系及其内在要求本身,并非也不可能天然地表达任何意思。法律对客观具体社会关系的调整
和反映,是以立法者和司法者的主观意志为中介的。即立法者和司法者基于其对社会关系及其客观要求的理
解,加上其自身好恶和利益,决定对社会关系予以调整或不调整,以及以何种方式和力度进行调整。因此,法
有良法和恶法之分,〔2〕从某种意义上说,法的历史就是在客观规律的作用下不断纠正恶法的过程,但恶法始
终存在。由此也不难理解,在大体相同的社会关系之上,何以会有很不相同的法律制度。
在政权暨立法者的干预下,法律不仅调整客观的、物质的社会关系,它把主观的、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社
会关系,诸如政治关系、宗教和其他一些意识形态关系等,也纳入调整范围;甚至作为法律调整对象的社会关
系有时就是法律关系,如法律责任关系和诉讼关系等与法律调整共存的关系。现代国家和公共团体也越来越
〔l〕参见本人拙著:《经济法的地位问题与传统法律部门划分理论批判》,《当代法学》1992年第3~4期连载。
〔2〕权且认为良法就是顺应、符合客观规律的法,恶法则是不尽符合乃至违背社会规律及其客观要求的法。
94广泛地直接参加作为客观物质关系的具体社会关系。〔lj尽管如此,立法者和法律本身,仍未对法律划分部
门。古今中外的政权和立法者,从来都不是根据某种体系和部门划分学说来立法的、其法律创制,不过是程度
不同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已。任何法、包括法典化国家的法,若未经研究者按一定的理论、逻辑和方法
作分门删类,都是杂乱无章的。
法律的体系及其部门划分,正是法学家对法分门删类进行研究,以利于立法、司法和学术的结果。这也是
立法者和司法者的间接需要,他们藉此更为准确地理解现实需要及自身主观需要,得以便捷、有效地立法和适
用法律。但是他们总是被现实和当前需要推着走,立法和司法相对于法学意识形态来说仍十分贴近于基础,
它们对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注册测绘师法律法规重点记忆手册.pdf
- 玻璃雨棚施工方案.docx VIP
-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沪教牛津版六年级下册英语沪教牛津版Module4测试卷.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度甘肃省合作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一次函数)汇编专项测试练习题(解析版).docx
- (初中数学)典型中考数学动点问题试题专题复习讲解汇总.doc VIP
- 护理读书的报告范文的共篇.doc VIP
- 沪教牛津版六年级下册英语沪教牛津版期末测试卷.docx VIP
- 国家开放大学《建筑工程质量检验》章节测试参考答案.pdf
-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2025年初三最后一考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