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的‘鬼’与‘照相术’狄葆贤平等阁笔记中的现代性魅影摘要.PDF

清末民初的‘鬼’与‘照相术’狄葆贤平等阁笔记中的现代性魅影摘要.PDF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末民初的‘鬼’与‘照相术’狄葆贤平等阁笔记中的现代性魅影摘要

清華中文學報 第十三期 2015 年 6 月 頁 229-281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 清末民初的「鬼」與「照相術」── 狄葆賢《平等閣筆記》中的現代性魅影 鄭雅尹  摘要 本文嘗試以狄葆賢(1872-1941)《平等閣筆記》為對象,探析清 末民初知識份子的精神世界。狄葆賢熱衷搜羅時人與鬼相接之事、重 視以攝影術發明鬼學,並著力闡述宗教與鬼神並非迷信,記述言論時 發表於報刊,有一定的讀者群及影響,在清末民初瀚如湮海的筆記中 有其特殊性。因此,本文針對《平等閣筆記》的研究,旨在揭示晚清 知識分子如何體現傳統與現代之間複雜的辯證。狄葆賢筆記熱衷記錄 時人談鬼、遇鬼之事,對鬼攝影充滿興趣,此並非特例,而是同時代 人共同的心理,它來自志怪筆記傳統之延伸,同時也是清末中國知識 人對現代性視覺形式所做的回應。對鬼入照相,狄葆賢之所以深感著 迷並有意識的提舉,緣於攝影術與靈魂學為當時西方世界新興的科學 知識,他得以將這種思潮結合自己的佛學主張,轉化成符合潮流的文 化詮釋工具,證明科學可以支持宗教或其他中國的文化傳統。因此, 「鬼」與「照相術」實為清末民初知識份子精神世界的兩重隱喻,非 但不能以新舊截然二分,也無法宣稱晚清現代性只有一副啟蒙面孔。 更有可能的是,一種既古老又現代的精神世界,普遍存在於清末民初  本文在撰寫過程中承蒙何立行博士、鄭聖勳博士、林健群博士、徐一智博士以及蔡英俊教 授、楊玉成教授、廖肇亨教授給予諸多指教與提點 ,並承蒙兩位匿名審查人惠賜寶貴意見, 在此謹致謝忱。 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侯選人。 229 清華 學報 知識分子的內在思維中。《平等閣筆記》中「鬼」與「照相術」之間 的思辨,並不能被簡單化約為迷信與科學、虛妄與真實,此二者在狄 葆賢的思想中反而互為詮釋與化用,創造出新的文本與文化現象,留 下深具張力與辯證的現代性反思空間 。 關鍵詞:狄葆賢、平等閣筆記、鬼、照相術、現代性 230 清末民初的「鬼」與「照相術」──狄葆賢《平等閣筆記》中的現代性魅影 一、前言 狄葆賢,字楚卿,又作楚青,號平子,自署平等閣主人,為清末 民初著名的維新人士、詩人、文學批評家、報人、佛教學者、書畫收 藏家,是當時上海重要的文化人物。1 狄氏生平參與過幾次重要的活 動,曾追隨康、梁,主張變法維新,與梁啟超( 1873-1929)則為莫 逆,其交遊均為當世名流,鄭逸梅(1895-1992)談及狄氏早年因留 學日本而懷有革命思想。 2 戊戌政變作,亡命日本,與唐才常 (1867-1900)相識。光緒二十五年(1899 )自日本返國後,與《湘 學報》主筆唐才常在上海組織「自立會」,狄葆賢為此鬻舊藏古書畫 以資軍火;光緒二十六年(1900)參與漢口起義,起義失敗後,唐才 常等一干人等被殺,狄葆賢遁走日本,改名換姓,3 後事漸息,於光 緒三十年( 1904 ),受康有為(1858-1927 )、梁啟超之命,於上海開 設時報館,創立《時報》。狄氏曾自言:「吾之辦此報非為革新輿論, 4 乃欲革新代表輿論之報界耳。」 此語揭示了狄葆賢在文化位置上由 5 士人轉型為報人之軌跡。 其後,又辦《小說時報》、《婦女時報》、《佛 1 關於狄葆賢生平,詳見羅石,《狄葆賢氏族的詩學傳家與文學思想》(蘇州:蘇州大學中國 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 年),頁26-29 。 2 鄭逸梅,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