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肥料氮去向及氮素气态损失研究-土壤学专业论文.docxVIP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肥料氮去向及氮素气态损失研究-土壤学专业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肥料氮去向及氮素气态损失研究-土壤学专业论文

摘要 摘要 随着集约化农业的快速发展,华北地区化肥投入量持续增加且显著高于全国平均 水平,在大多数地区氮肥用量远高于作物对氮素的需求水平,由此导致了氮肥利用率 低、土壤硝态氮大量残留、氮素损失增加等问题,而且对环境产生极大压力。当前我 国北方旱作体系中肥料氮去向和损失途径尚缺乏系统性田间原位定量化研究,本研究 通过设置田间1稍微区试验,利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密闭式静态箱法和土壤剖面采 样技术,田间原位研究定量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氮肥旌入土壤后的去向及氮素 损失途径,为氮肥合理施用及降低化肥氮的气态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了理论依 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作物产量不断增加,达到一定值后,施氮不会促进产 量的增长,产量与施氮量之间存在先线性后平台的关系。化肥氮在冬小麦季去向低施 氮量时表现为作物吸收量土壤残留量/IV,料损失量;高施氮量时则为土壤残留量 作物吸收量肥料损失量,即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作物吸收的肥料氮增加,吸收的土 壤氮逐渐减少,残留肥料氮显著增加,土壤氮素总平衡由亏缺转为盈余,土壤根区硝 态氮也由消耗播前转为在播前的基础上累加,氮肥利用率降低。箍氮量与氮肥损失量 之间呈现直线关系,而施氮量与根际土壤硝态氮残留量之间表现为先平台后线性的关 系,存在N由in的累积量缓冲区域。 (2)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施肥或灌水后的1~2周内, 氨挥发速率于第l^4 d达到最高值,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由于氨挥发造成的肥料氮 损失量也在逐渐增加,53.59铺2.7%的氨挥发损失发生在夏玉米季.温度和土壤含水 量是影响氨挥发速率的重要因子。 (3)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农田N20排放具有明显的季节规律。冬小麦季分别 在基肥与拔节肥后的一周内出现N20的排放高峰,苗期是冬小麦季N20排放的主要 时期,其次是拔节期,越冬到拔节期之间N20排放最少;在夏玉米生长期间的2次 N20排放高峰出现在三叶期和十叶期追肥后,三叶期追肥N20的排放通量比十叶期 高,两次追肥后2周内排放总量分别占整个生长季排放总量的55.1%和19.4%。N20 排放通量峰值夏玉米季明显高于冬小麦季,玉米季是N20排放的主要季节,夏玉米 三叶期追肥造成的氮损失比例最大。 (4)科农9204小麦品种(氮高效品种)在籽粒产量、生物量、氮肥利用率等方 面均高于河农822小麦品种(河北主要栽种品种)。在氮素积累量和氮效率方面,低 施氮时(75 kg N/hm2)表现为高于河农822,呈现出低氮条件下对氮肥的高效利用, 从农学角度提高了氮肥利用率。 关键词: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氮去向;NH3挥发:N20排放;氮效率 Fate Fate of Fertilizer Nitrogen and Gaseous N Loss in Winter Wheat-Summer Maize Rotation System In North China Plain Author.Li Xin M4ioc Soil Sci蛐∞ Tutor.Lie Shu-qing Zhang Li-jum Ju Xiao-tang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intensive agriculture.the chemical fertilizer’s input is continually increasing and also obviously is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level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The rate of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was far higher than the crops demand level in the majority areas.It caused the low efficiency ofnitrogen fertilizer, the iargdy nitrate nitrogen residue in soil.nitrogen loss increase and so 011.Moreover,it brought the enormous pressure to the environment.Currently,the fate of nitrogen and the pathways of nitrogen loss still lacked the systematic quantitative field research in sim examination On dry farming system of the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