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友情诗赏析论文》-毕业设计(论文).docVIP

《唐代友情诗赏析论文》-毕业设计(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9 页 共 NUMPAGES 10 页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唐代友情诗小议 孔子说:“诗可以群” (《论语·阳货》),即是说诗歌可以表现、反映、沟通、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唐代的诗歌中,友情诗占有相当大的比例。①朱光潜先生说:“中国叙人伦的诗,通盘计算,关于友朋交谊的比关于男女恋爱的还要多,在许多诗人的集中,赠答酬唱的作品,往往占其大半。”②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先生甚至认为友情诗是“中国诗歌最为重要的主题”。 通读唐代友情诗,我们不难发现友情一如荒漠中的甘泉,涓涓地流淌在诗人心田,滋润着他们的生活,增加了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友情和亲情、爱情一样,在他们的生活、生命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生活上,朋友之间相濡以沫,有福同享。当一方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另一方会给予无私的接济、援助;在仕途上遭遇迫害、打击、贬谪、流放时,另一方自会挺身而出,伸出热情的手。友情如同暴风骤雨中的一把伞,会给诗人遮挡一些恶风苦雨;在精神上,互相安慰,以求得孤寂灵魂的共鸣。越是感情细腻的人,越能深切地体验到孤独;越是超越流俗的人,越能深切地体验到孤独。从一定意义上说,诗人就是孤独的深切体验者。是故,陈子昂独立于幽州台上,“念天地这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李白对案难食,自觉“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将进酒》)虽时代不同,个人的遭际不同,但他们都体会到了一种深切的孤独,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旷世孤独。孤独中的人比常人更渴望理解,渴望友情“嘤其鸣矣,求其发声”(《诗经》),是历代诗人的共同心声。真诚的友情能够给诗人带来莫大的安慰。“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固是不争的事实,但它只是事情的一个侧面,同时亦有诸多文人相亲的美谈。李白与杜甫,韩愈与孟郊,元稹与白居易莫不共同谱写出一曲曲相亲、相逢的动人乐章。 一、友情诗的分类 翻检唐代友情诗,既有分别时的叮咛,亦有身处异地时绵绵的思念,还有永远失去友人之后的酸楚,根据诗的思想内容,大体上可分为送别、怀远、追悼三类。 (一)、送别诗 有相逢就有离别,出现了或许是偶然或许是必然的相识,经过了或许是短促或许是漫长的相处,产生了或许是热烈或许是平淡的情感,一旦到了分手的时刻,则必然激起情感的涟漪。江文通一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别赋》),令无数后之来者慨叹唏嘘。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别,山川阻隔,天各一方,音讯渺茫,故古代诗人特别重视送别仪式。 1、折柳送别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那随风飘舞的千丝万缕的柳枝与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是何等相似。看到柳,即生离别之意,“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不舍之意,这是一种长期文化沉淀的结果。以柳喻情,以柳代言,折柳送别这一古老的风俗最早见于汉代,汉乐府古曲《折杨柳歌辞》写道:“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到了唐代,更是出现了大量的折柳送别的送别诗。诸如“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歌》)“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王之涣《送别》)“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杨巨源《折杨柳》)等 2、饮酒饯别 伤感,是历代送别诗的共同特征,诗酒联姻是古代诗歌的一大特征。在所有古代诗歌类型中,与酒关系最密切的一是咏怀诗,一是送别诗。饯别之时彼此饮酒赋诗遂为常规。所以,我们今天打开唐代送别诗还能闻到扑鼻的酒香。酒既是连接友谊的纽带,又是消解离愁别恨的良药。同相逢的宴会不同,虽然同样有酒,相逢时酒会的气氛多是快乐的,而离别的酒杯中所飘散的则是淡淡的忧伤。“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体现了唐代离别诗的共同基调。唐代诗人把酒与诗与送别互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饯别诗”。其中以“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最为著名。“斗酒诗百篇”的酒仙李白更是把他的离情别绪寄寓到酒杯中,“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诗人似乎和酒总有一种缠绵的情愫。研读其他诗人的送别诗,也无不飘散着醇厚的酒香。“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今日送君经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贾至)、“离恨如旨酒,古今皆饮醉”(贯休)、“醉别江楼橘柚香”(王昌龄)。 3、含泪离别 唐代送别诗歌中以“泪” 的相送出诗句绝不亚于“柳”与“酒”。譬如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可谓写得沉痛而情深,被后人评曰:“真可为黯然销魂。”、“真一字一泪也。”还有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如君那可别,老泪欲沾衣”等诗句也是描写了离别时刻那种不舍之情,催人泪下,感人肺腑。亲朋好友离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花好月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