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铁矿-细菌复合体对pb(ⅱ)的吸附:义表面络合模型模拟及分子机制研究-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论文
华中农业大学2016届硕士学位毕业论文2.2.3
华中农业大学2016届硕士学位毕业论文
2.2.3 stat滴定 1 5
2.2.4不同pH值下Pb(II)的吸附 ..15
2.2.5等温滴定量热法 16
2.2.6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 16
2.2.6.1标准样品制备 16
2.2.6.2水铁矿、细菌及其复合体吸附Pb(II)样品的制备 18
2.2.6.3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测定与分析 .18
2.2.7水铁矿.枯草芽孢杆菌复合体吸附Pb(II)的微区荧光图谱采集 19
3结果分析. 19
3.1水铁矿及水铁矿.细菌复合体表面性质表征 .19
3.1.1 XRD表征 。19
3.1.2扫描电镜图 ..20
3.2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1限.FTR)分析 23
3.3表面电位滴定分析 .24
3.3.1两种细菌表面电荷特性对比 ..24
3.3.2水铁矿酸碱滴定及表面络合模型模拟 ..28
3.4铅吸附特性及模型拟合 .29
3.5铅吸附分子机制 ..32
3.5.1 ITC分析 32
3.5.2 XAFS分析 。37
3.5.3微区荧光分析 ..44
4讨论 .48
4.1细菌.矿物复合体的形成机制 48
4.2细菌.矿物复合体吸附铅的热力学模型研究 .49
4.3细菌.矿物复合体吸附铅的热力学过程 50
4.4细菌.矿物复合体吸附铅的分子机制 51
5结论 .53
参考文献 55
致谢 .63
II
万方数据
水铁矿·细菌复合体对Pb(II)的吸附:表面络合模型模拟及分子机制研究摘要
水铁矿·细菌复合体对Pb(II)的吸附:表面络合模型模拟及分子机制研究
摘要
铁氧化物、细菌和腐殖酸是土壤的重要活性组分,它们控制着土壤中养分元素 的吸收与利用、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也是土壤中重要的重金属离子“清除剂”。在 土壤中,活性组分之间常常以复合体形式存在。本研究以水铁矿.细菌复合体为研究 对象,采用等温吸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XAFS)、微区荧光光谱(肛-SRF)、 等温滴定量热法(ITC)等技术分析Pb(II)在水铁矿.细菌表面的分布规律及结合机制, 并结合表面络合模型模拟Pb(II)在水铁矿.细菌复合体表面的吸附行为,得到以下主 要结论:
1.采用快速水解法合成了水铁矿样品,同时在细菌存在条件下合成了水铁矿. 细菌复合体样品。XRD结果显示,合成的水铁矿及水铁矿.细菌复合体在d--1.5 A和 d=2.5 A处产生两个宽峰,为2.线水铁矿:扫描电镜图显示,水铁矿包被在细菌表面, 与细菌紧密结合;水铁矿.细菌复合体的红外图谱表明,水铁矿结构羟基发生了向高 波数的偏移,表面羟基振动逐渐减弱。
2.利用电位滴定和等温吸附实验,通过建立表面络合模型预测Pb(II)在细菌、 水铁矿及其复合体表面的吸附行为。利用4.位点扩散双电层模型描述细菌表面的电 位滴定曲线,其pK值分别为2.5、4.7、6.6、9.0,拟合得到枯草芽孢杆菌和粘质沙 雷氏菌的四个位点密度依次为0.7366、0.4882、0.5732、0.4628 mmol/g干重;0.4524、
0.4163、0.6421、0.7753 mmol/g干重。Pb(II)吸附实验表明,Pb(II)吸附随pH的变化 曲线呈“S”型,pH 2.5--4.0时,Pb(II)吸附平缓,pH 4.O~6.0范围内,Pb(II)吸附急剧 增大,随后趋于平衡。表面络合模型拟合结果表明,Pb(II)与水铁矿表面羟基、细菌 表面羧基和磷酸基均发生1:1的配位反应,且Pb(II)与水铁矿表面羟基与结构羟基反 应的络合常数分别为9.96和14.05,远高于细菌表面结合Pb(II)的络合常数。线性叠
加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水铁矿.细菌复合体对Pb(II)的吸附行为,且在复合体中Pb(II) 主要与水铁矿结合。
3.通过微量热实验获得了枯草芽孢杆菌、粘质沙雷氏菌和水铁矿及细菌.水铁
矿复合体吸附Pb(II)的热力学信息。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和粘质沙雷氏菌、水 铁矿及其复合体吸附Pb(II)的焓变为.9.17~.59.87 kJ/tool,均为放热过程,水铁矿的 焓变约为细菌的5倍;Pb(II)与水铁矿.细菌复合体结合时,首先与水铁矿表面的高
万方数据
华中农业大学2016届硕士学位毕业论文亲和力位点结合,后逐步与细菌表面位点结合:细菌、水铁矿及其复合体吸附Pb(II)
华中农业大学2016届硕士学位毕业论文
亲和力位点结合,后逐步与细菌表面位点结合:细菌、水铁矿及其复合体吸附Pb(II) 的熵变为41.13—193.47 J/mol/K,表明吸附过程是个熵增的过程,同时受到焓、熵双
驱动。
4.利用微观光谱学技术揭示了Pb(II)在细菌、水铁矿及其复合体表面的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专用版) 新改版.doc VIP
- 宠物行业产品创新趋势研究报告——2025年中国宠物经济发展白皮书揭示.docx
- 临近既有线施工安全防护总体方案.doc VIP
- 建筑]通信线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全文可读.pdf VIP
- 《新车PDI检测》课件.ppt VIP
- 【可行性报告】2025年运载火箭发动机行业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2019清华附中新初一分班考试数学真题.docx VIP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pdf VIP
- 04J012-3 环境景观-亭、廊、架之一.pdf VIP
- 12SG535 实腹钢梁混凝土柱.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