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汶川地震灾后映秀镇恢复重建城条市设计
PAGE
PAGE 3
汶川县映秀镇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市设计
说明书
扉页
谨以本规划
向汶川特大地震中不幸遇难的映秀同胞致以深切悼念!
向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的广大灾区人民致以崇高敬意!
向所有关心支持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人们致以真挚感谢!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背景
映秀镇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边缘,是阿坝州的对外交通节点和门户重镇,也是川西、川北旅游环线的重要节点。镇区距离汶川县城威州镇55公里,距离都江堰市45公里,距离成都88公里。镇域总面积105.8平方公里,下辖7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社区。2007年底镇域户籍人口为6641人(不含流动人口)。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作为震中的汶川县映秀镇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温家宝总理到汶川视察灾情时作出了“把映秀镇建设成为全国灾后恢复重建样板”的指示,广东省委汪洋书记、黄华华省长也提出了“把映秀建设成为广东援建典范”的要求,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也指出“广东对口支援汶川的举措对整个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都将产生重要的示范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为落实中央与地方各级领导的指示,更好推进映秀镇重建工作,我院积极参加由广东省建设厅、东莞市城建规划局、广东省城市规划协会组织开展的汶川县映秀镇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市设计咨询工作。
1.2 规划设计范围
本次城市设计范围为映秀镇中心镇区规划范围,东至枫香树以西,南至黄家村以北,西至渔子溪以东,北至老街村以南,面积约2平方公里。
(规划设计范围图,总规范围叠航片)
1.3 规划设计依据和参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1998)
(3《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令第526号)
(4)《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22号)
(5)《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灾后重建规划组)
(6)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组,2008)
(7)《关于汶川地震灾区城镇居民住房重建的指导意见》(建法[2008]151号)
(8)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9)《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
(10)《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场址及配套设施》( HYPERLINK /manage/html/8a8587881632fa5c0116674a018300cf/_history/08_06/30/1214799446718.html \t _blank GB 21734-2008)
(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2)《汶川县地震恢复重建城镇体系规划纲要》(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08)
(13)《映秀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2008-2011)》(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2008)
(14)汶川县映秀镇总体规划(2007-2020)(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07)
2 区位与现状分析
2.1区位分析
(1)阿坝州东南门户
映秀镇是阿坝州重要对外交通节点和门户重镇,国道213线、省道303线和即将修通的的都汶高速等区域性交通干线交汇于此。距成都市区88公里,距都江堰市45公里(都汶高速公路修通后仅13公里),距汶川县城威州镇55公里。
(2)5.12汶川地震震中
映秀镇距离5.12汶川地震震中“莲花心”仅11公里,是距离震中最近的城镇。
(3)川西、川北旅游环线重要节点
按照《映秀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2008-2011)》,映秀镇是川西、川北旅游环线的重要门户节点,是成都前往九寨沟、卧龙、四姑娘山旅游的必经之地。
2.2基地分析
(1)地形地势:高山环绕、两水穿越
映秀镇镇区位于岷江和渔子溪交汇处的冲积平台地上,四面有高山环绕,海拔在868米至942米之间,镇区范围内地形较为起伏,形成两个相对平坦的台地。
渔子溪坪周边起伏度均大于10%,规划道路应采取盘山路形式。
镇区坡度分析一览表
序号
坡度
面积(公顷)
比例(%)
1
坡度5度
56.14
34.02
2
5度坡度≤25度
79.61
48.25
3
坡度≥25度
29.26
17.73
注:计算面积为除去水域后面积
(2)次生灾害: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普遍出现
受地震影响,镇区周边主要山体呈现不同程度的损害,镇区普遍出现山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现象,规划应避让以上次生灾害。
(3)震前用地现状
用地相对集中于镇区,大部分村落都分布于集镇附近,建成区面积约58公顷。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建有影剧院、体育活动场、中小学幼儿园、敬老院、商业服务等。水电厂及服务配套设施用地面积较大,包括映秀湾水力发电总厂、四川福堂水电有限公司、四川华能太平驿电站等。
(4)震后建筑状况
地震造成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