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四章儿中生代
第十四章 中生代Chapter Fourteen Mesozoic Era 中生代距今2.50—0.65亿年,中生代形成的地层称中生界,地层年代符号为Mz。中生代划分为三个纪,即: 三叠(Triassic)纪、 侏罗(Jurassic)纪、 白垩( Cretaceous)纪。 三叠(Triassic)纪距今2.50—2.08亿年,这个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三叠系(T)。因德国中部该地层的三分性明显而命名。 侏罗(Jurassic)纪距今2.08—1.35亿年,这个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侏罗系(J)。 四川遂宁晚侏罗纪遂宁组典型地层剖面(2010.8.15 ) 白垩( Cretaceous)纪距今1.35—0.65亿年,这个时期形成的地层称白垩系(K)。白垩是石灰(CaCO3)的意思,是由海生的一种钙质超微化石(名颗石藻)和浮游有孔虫化石构成,在英吉利海峡两岸形成壮丽的崖壁,故名。 粤北晚白垩纪南雄组 重庆市綦江县夹关组地层发现了我国西南地区白垩纪中期最大规模的恐龙足迹群,恐龙足迹隶属于甲龙类、鸟脚类和兽脚类三大类,其中的甲龙类足迹为中国首次发现。 甘肃永靖县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附近的早白垩纪地层剖面 广西扶绥那派盆地中生代红色地层 海西运动之后,世界许多地区已经发展为褶皱带,陆地面积增大;但从世界范围看,侏罗纪和白垩纪频遭大范围海侵,然而总趋势还是继续向着陆地面积增大演变;古生代末期形成的联合古大陆,特别是南方冈瓦纳古陆,到中生代末期显著分裂漂移,位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带边缘的环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十分强烈,地理环境尤多变化。 因此,生物界在新环境中又有了新的进化和飞跃,最突出的是裸子植物代替了蕨类植物,爬行动物代替了两栖动物,而盛极一时。但是,到白垩纪末期恐龙类爬行动物全部绝灭,是地史中的一次重大生物事件。 三叠纪地球上的联合古陆 第一节? 中生代生物界的新发展 Section 1 New Development of Biosphere in Mesozoic Era 中生代是生物界大变革的时代,无论是古植物或古动物,其演化均进入一个新阶段。 一、裸子植物时代 ?中生代又称裸子植物时代。苏铁、银杏、松柏等类是最主要的代表植物。以银杏而论,目前只残余了一种,主要分布于我国,有活化石之称,可是,银杏类植物在中生代有很多种。 繁盛的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是当时的主要造煤植物。中生代,特别是侏罗纪,是一个仅次于石炭二叠纪的造煤时代。 早白垩世晚期,地史上第一次出现被子植物,发展迅速,到晚白垩世终于取代了裸子植物,在大陆占统治地位。如山毛榉、榕树、木兰、枫、栎、杨、樟、胡桃、悬铃木等均已出现。和动物演化相比,植物界比动物界提前半个纪进入新生代。? 二、爬行动物时代? 中生代动物界发展的突出标志是爬行动物的高度发展,因此中生代也称爬行动物时代。 石炭二叠纪的两栖类,虽然初步占据了大陆,但还不能完全脱离有水的环境。而爬行动物则可以完全在陆地环境中生活了,其中最占优势的一类就是恐龙。恐龙是中生代一类爬行动物的总称,共分两大类: 一类叫蜥龙类,它又分为素食的蜥脚类和肉食的兽脚类;一类叫鸟龙类,这一类都是素食的.. 恐龙的身体大小、形状、生活习性等各不相同,种类是很多的。有的很大,已知最大者身长26m,体重可达80t,是地史上最巨大的陆生动物;有的身体则很小。有的头小体大,长颈长尾,四肢行走,专吃植物,如雷龙;有的则大头短颈,牙齿锋利,后肢行走,凶猛吃肉,如霸王龙; 还有后背具有两列骨板的剑龙;身披骨甲的甲龙;头长三个大角的三角龙;嘴如鸭子的鸭嘴龙等。此外,还有一些爬行动物能在空中飞翔,如具有长尾的飞龙和头大无尾的翼龙;另外有一些生活于海中的鱼龙和长颈龙等。所以说,海陆空三个领域都成了爬行动物生活的场所。 课外研究: 恐龙的详细分类 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在晚侏罗世已经发现了原始的鸟类。最早是1862年在德国南部上侏罗统潟湖沉积岩层中发现的,定名为始祖鸟。始祖鸟具有羽毛及翼,已是温血动物,但从骨骼特点来看,飞行能力还很低,只能在树枝间作短距离滑行。鸟类是最难保存成化石的动物,故其化石非常珍贵。 在晚三叠世,还发现了从爬行动物到哺乳动物的过渡类型,在我国云南发现的云南卞氏兽(Bienotherium)便属于这一类。它的下颚骨像爬行动物,而牙齿却像哺乳动物。这说明爬行动物的一支已开始向哺乳动物演化。 ?三、无脊椎动物进一步发展 ?从三叠纪开始,海生无脊椎动物有大量更替现象。特别是属于软体动物的菊石类和箭石类在中生代分布很广,演化十分迅速,如菊石类在泥盆纪已经出现,进入中生代空前繁盛,壳上的缝合线由简单到复杂,演化很快,是中生界海相地层划分的标准化石,故中生代又称菊石时代。 四、恐龙全部灭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