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民活性污泥法2
第十四章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二)—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曝气池的基本形式 推流式曝气池 完全混合式 封闭环流式 序批式 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几种类型 改良活性污泥法 深井曝气法 针对传统活性污泥法能耗大,提高氧的传递效率; 针对普通活性污泥法曝气池的体积大。 而进行的改良 使用历程 1974年,英国帝国化学公司(ICI)开发建成第一座污水处理装置; 该井直径:0.4m; 深:130m; 日处理量:363m3; 取得效果良好出水BOD 15mg/L;SS18mg/L 因此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我国在70年代末也有应用,目前已建了30多座。 深井曝气法的主要优点 氧的传递效率和利用率高——水深-静压高-饱和溶解氧(Cs)增加;气水接触时间长,可以达到3-5min。 由于井中溶解氧浓度高,生物固体浓度高,可以在很高的有机负荷下运行。 占地面积小,为普通活性污泥法的1/3-1/5。 污泥产量小,溶解氧高促进了污泥的自身氧化 缺 点 对地下水的污染要重视 氧化沟活性污泥法 发展历史与现状 1954年在荷兰建造的第一座氧化沟废水处理厂,目前,欧洲:2000个;北美:9000个;亚洲:1000个;发展迅速。 处理水量在增加,过去一般在3000t/d,现在处理量在100000t/d以上的工艺已比较普遍。 现在试图在其中加填料,试验效果较好。 氧化沟的工艺类型 Carrousel型氧化沟,多沟串联系统; Orbal 型氧化沟,有多条同心圆或椭圆组成; 一体化氧化沟,交替用来曝气和沉淀,不需要单设沉淀池。 氧化沟的特点 推流和完全混合两种流态的结合,一个循环5-20min;总体需要30-200次循环,稀释能力强(数十倍),抗冲击性强; 具有明显的溶解氧梯度,可以在一个构筑物中实现硝化和反硝化,节约溶解氧、碱度等,能耗也低(自然流动); 处理流程简单,污泥量小( 延时曝气) 出水效果稳定,水质好。 A-B活性污泥法 是20世纪 70年代由德国发明的,80年代推广应用的新技术; 其发明源于两段活性污泥法和高负荷活性污泥法,集合其优点而应用的。 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用于小-中型处理厂;在我国用于处理一些工业废水-印染废水等。 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效果 应用实例 山东:泰安城市污水处理厂,青岛海泊河污水处理厂; 上海松江污水处理厂,嘉定污水处理厂 SBR 法 活性污泥法的设计计算第五节 去除有机物的过程设计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污泥龄法--劳伦斯和麦卡蒂法 污泥泥龄法 剩余污泥量计算 1. 按污泥泥龄计算 剩余污泥量计算 2. 根据污泥产率系数或表观产率系数计算 产率系数:指降解一个单位质量的底物所增长的微生物的质量。 则活性污泥微生物每日在曝气池内的净增量为: 好氧系统各种反应对应的SRT范围(20度) 生物性的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0-2d; 颗粒态有机物的溶解和代谢:1.8-4d; 污泥稳定化:8.5-20d; 人工合成物质的降解:5-20d; 生活污水1-2d; 工业废水2.5-5d; 硝化:2-15d,(与温度有关) 磷的去除:2-3d. 劳伦斯和麦卡蒂模型 污泥龄的概念(p122) 物料平衡式(12-4):进水中微生物-排出的+ 增长的=0 假定进水的微生物浓度为零,则得出12-5式 得出12-10, 说明:活性污泥系统出水有机物浓度仅与污泥龄有关 曝气池体积的污泥龄计算 稳态条件下,底物的物料平衡12-11 得到12-14 等到V的污泥龄计算方法 模型中的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 12-13和12-9 得出公司可以求rmax, Ks 以12-21可以求Y,Kd 活性污泥法系统设计方法深化 第八节 二次沉淀池 二次沉淀池的功能 是整个活性污泥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功能包括: 混合液沉淀筒中的试验 (MLSS 1000mg/L) 试验可以看到A、B、C、D分层现象;浓度越大,沉速越小,如12-51 认为与自由沉淀和絮凝沉淀类型相似 推出一种二沉池的设计方法 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结果 与上述试验结果有明显的区别: 混合液进入二沉池后立即被池水稀释,固体浓度大大降低,形成了一个絮凝区。 二沉池的主要类型属于成层沉淀而非自由沉降。 二沉池的澄清能力与混合液进入池中的絮凝情况关系密切。而这与池的表面积有关,因此采用表面负荷法来对二沉池进行设计计算。 1.澄清(固液分离) 2.污泥浓缩(使回流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回流污泥的体积减少) 沉淀类型特殊 设计原理和构造 劳伦斯和麦卡蒂法 3.完全混合曝气池的计算模式 (3)确定所需的空气量 有机物在生化反应中有部分被氧化,有部分合成微生物,形成剩余活性污泥量。因而所需氧量为: 空气中氧的含量为23.2%,氧的密度为1.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4西章质谱分析.ppt
- 第32章瘤干扰及其抑制技术.ppt
- 第八章、新陈代谢们总论和生物氧化.ppt
- 第八章:配位先化合物1.ppt
- 第八章才两栖纲.ppt
- 第八章地层单是位和地层系统.ppt
- 第37章遗传密码和蛋提白质的生物合成.ppt
- 第18章氨基英酸蛋白质核酸修改.ppt
- 第八章 信脂类代谢.ppt
- 第八章基们因的表达与调控.ppt
- 师缘主题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偏好MOEA_D算法的气发动机多目标优化标定研究.pdf
- 师范技能课件比赛一等奖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生初中美术说课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技能课件图片素材库最新完整版本.pptx
- Unit 2 Making a Difference Understanding ideas The Well that changed the world 教学设计-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docx
- 师范生技能大赛PPT课件语文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扭矩的双燃料发动机控制策略研究.pdf
- 1.2.1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教学设计)高二数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
- 师范文化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