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跳汰选矿安量徽理工
第五章 跳汰选矿 5.1 概述 1 什么是跳汰选矿 跳汰选矿—— 矿物颗粒混合物在垂直脉动介质流作用下,按密度差异进行分层和分离心过程,称跳汰。 水力、风力跳汰 床层——物料给入跳汰机筛板上,形成的一定厚度的物料层。 2 物料的分层过程 在脉动水流的作用下,物料得以按密度分层。 在水流的上升期间,床层被抬起松散开,重矿 物趋向底层转移,及至水流转而向下运动时,床层的松散度减少,开始是粗颗粒的运动变困难,以后床层愈来愈紧密,只有细小的矿物颗 粒可以穿过间隙向下运动,称钻隙运动。下降水流停止,分层亦暂停止。直到第二周期开始,又继续进行这样的分层运动,如此循环。 最后密度大的矿粒集中到了底层,密度小的矿粒进入到上层,完成了按密度分层,密度小的矿粒进入到上层,完成了按密度分层,这一过程如图示,用特殊的排料装置分别接出后,即可得到不同密度的矿物。图2-5-1一周期松散与分层过程。 分层的内因:矿粒自身的性质; 分层的外因:交变水流。 3、跳汰机内水流 水平流:对矿粒分层有一定影响,但主要起润、运输物料作用。 垂直脉动水:决定跳汰分层。 跳汰周期——脉动水每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用时间T。 跳汰周期特性曲线——一周期内,水速随时间变化关系曲线。 周期特性基本形式: 1)只有间断上升流;旋转阀门。 2)只有间断下降流;动筛。 3)交流水流:活塞、隔膜、压缩空气。 5.1.2 跳汰选矿发展各简况 手动动筛 活塞式跳汰机 鲍姆跳汰机 跳汰理论发展 5.1.3 跳汰在重力选矿中的地位 跳汰选矿具有工艺系统简单、操作维修方便,处理量大和投资少且有足够分选精度等优点。因而在煤的可选性适宜时,被优先采用。 煤炭分选,跳汰选煤的比重很大,全世界有50%的洗选煤炭是跳汰选,我国和德国占60%左右,远超过其它选煤方法。 跳汰选粒度级别宽,分级、不分级。 跳汰机适应性强,除极难选煤外,均可采用跳汰法。 5.2 跳汰选矿原理 1 位能分层观点 这一观点是迈耶尔(Mayer,1947)提出的,它是从群粒角度分析跳汰分层过程机理的各学说中具有代表性的学说。 从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过程中,热力学第二定律认为: 任何体系都倾向于自由能降低。也就是说,一种过程如果在变化前到变化后,伴随着能量降低,那么这个过程必将自发地进行。 迈耶尔:将床层视为一个整体,提出床层分层前所具有的位能,高于分层后所具有的位能。因此,只要给床层创造一个适当的松散条件,重物料就必然自发地进入床层的下层。 分层是通过性质不同颗粒在床层中重新分布而达到床层内部位能降低的过程。而床层位能降低的速度就是床层的分层速度。 悬浮体进行的分层,下层集中着粗粒和重粒,上层集中着粗粒和细粒,位能的主要部分都转化为克服颗粒之间的各种阻力的功。 以图2-5-2 示来分析跳汰过程的能量传递与转换。某一系统在一开始是混合均匀的,其重心位于H/2处,它的位能E1为: E1=(h1+h2)(m1+m2 )/2 式中 h1、h2── 分别为轻、重物料的厚度; m1、m2── 分别是轻、重物料的重量。 当经过足够长的跳汰时间后,假定床层完全分层,即重产物全部在下层,轻产物全部在上层,此时床层位能降低到 E2=h2m2/2+(h2+h1/2)m1 分层前后能量的变化为 ?E=E1-E2=(m2h1-m1h2)/2 =h1h2A(?2?2-?1?1)/2 由于在分层过程中,床层内轻重物料各自的数量不以生变化,式中的hlhh/2及A为定值,而当分层过程是可以发生时,则?E必定为正值。因此有 ?2?2 ?1?1 散密度高的处于最底层。粒群的散密度是物料的密度与粒群在自然堆积状态时和固体容积浓度的乘积,而容积浓度又是矿粒形状及粒群粒度组成的函数; 粒度相同而密度不同的两种矿粒,在自然堆积时,其容积浓度是相同的; 分层结果必然是高密度矿粒位于下层,低密度矿粒位于上层。若密度相同而粒度不同的两种矿粒,在自然堆积时,大粒度者的固体容积浓度高,分层结果必然是粒度大的位于下层,粒度小的位于上层。 5.2.2 分层过程的动力学学说 从个别颗粒的运动差异中探讨分层原因的学说提出最早,先后有:按颗粒的自由沉降速度差分层学说,按颗粒的干涉沉降速度差分层学说,按颗粒的初加速度差分层学说及按干涉沉降一吸吸作用分层学说等。 以上均不够全面。 维诺格拉道夫(1952年)以数学形式,将各项因素加以概括列出力学微分方程式,算是总其大成。 在垂直交变流中,床层中的颗粒所受到的作用力有:颗粒在介质中的重力、介质阻力、介质被带动作加速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专业实务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中级)试卷及答案指导.docx VIP
- 2025年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 VIP
- 35页养老院服务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培训PPT课件.pptx VIP
-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doc
-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中级)试卷及答案指导(2025年).docx VIP
-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中级)试卷及答案指导.docx VIP
- 中国水处理装备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docx
-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专业实务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中级)试卷及答案指导.docx VIP
- 徐州市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doc VIP
-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中级)试卷及答案指导.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