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钩虫作、鞭虫.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讲钩虫作、鞭虫

第五节 钩 虫 Lesson 5 Hookworm 第三节 毛首鞭形线虫 Lesson 3 Trichuris trichiura 第五节 钩 虫 Lesson 5 Hookworm 简 介: 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 duodenale) 美洲钩虫(Necator americanus ) 其他钩虫 (other hookworms) 两种钩虫成虫 一、形 态 (Morpology) 1.成虫(Adult) 约1cm,活体淡红色,半透明;死后为灰白色; 其前端较细,向背侧微曲; 顶端有一角质口囊,内含钩齿或板齿; 腺体: 头腺1对,主要分泌抗凝素; 咽腺3对,主要分泌乙酰胆碱酯酶、胶原酶; 排泄腺1对,主要分泌蛋白酶; 雌虫虫体末端圆锥状,雄虫虫体末端膨大称交合伞。 交和伞:背、侧、腹副肋(肌性) 雄虫末端 交和刺:两根,由泻殖腔伸出 生殖系统: 1.雌虫生殖系统双管型, 2.雄虫生殖系统单管型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两种雄性钩虫交合刺的比较(side view) 二种钩虫成虫形态主要鉴别点 2.虫卵 60×40μm 椭圆形 壳薄,无色透明 卵内多为2-4个细胞 卵壳与细胞间有明显空隙 二种钩虫卵不易区别 3.幼虫?(larva) 杆状蚴(rhabditiform larva) 丝状蚴 (filariform larva); 1.丝状蚴具有感染能力又称感染期蚴; 2.丝状蚴具有明显的向湿性和向温性; 二、生活史(life cycle) 成虫寄生部位:小肠上段 诊断阶段:虫卵;丝状蚴 感染阶段:丝状蚴 (larva 3) 致病阶段:成虫、丝状蚴 血肺移行:皮肤→血循环→右心→肺 →气管→咽→小肠 6.感染方式途径:经皮肤; 可能的其它感染方式与途径(十二指肠钩虫): 经口直接吞入丝状蚴; 经胎盘、母乳感染; 钩虫生活史 蛔虫、钩虫生活史的异同点 相同点: 寄生部位:小肠; 生活史:直接发育性(土源性蠕虫),血、肺移行;蜕皮 不同点: 感染方式:蛔虫-经口;钩虫-经皮肤 致病阶段:蛔虫-感染期虫卵;钩虫-丝状蚴 蜕皮:蛔虫-1次土壤,2次肺泡,1次小肠; 钩虫-2次土壤,2次小肠。 三、致病(pathogenesis?)? 1.丝状蚴致病 1.1 钩蚴性皮炎(hookworm dermatitis): 俗称“着土痒”或“粪毒”, 多见于与泥 土接触的手指、足趾间, 也见于手、足的背部; 1.2 呼吸系统病变:钩蚴性肺炎(hookworm pneumonia); 2.成虫所致病变及症状 2.1.贫血:小细胞低色素型贫血 贫血发生机理: 钩虫吸血时分泌抗凝素 唧筒作用 更换咬附部位 组织的损伤 2.1.1钩虫咬附于肠粘膜 2.2 消化道症状 2.3 异嗜症 2.4 消化道出血 2.5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2.6 婴儿钩虫病(十二指肠钩虫多 见) 四、实验诊断 病原学检查 1.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 2.钩蚴培养法? 3. 痰中查钩蚴 其他 五、流行 1. 分布地区: 北方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南方以美洲钩 虫为主; 2.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钩虫病和带虫者为传染源; 用未处理的人粪施肥,赤足下地种植旱地作物时 极易感染;由于条件适宜,矿井下也是感染钩虫 的场所,如四川曾调查煤矿工人平均感染率高达 52%. 六、防治原则 治疗患者:甲苯咪唑、丙硫咪唑(肠虫清 400mg qd?3d)、噻苯咪唑等。 2. 加强粪便管理 3. 个人防护:穿鞋下地;涂沫防护药物如15%噻苯咪唑软膏;1.5%左旋咪唑硼酸酒精等。 第三节 毛首鞭形线虫 Trichuris trichiura 1. 成虫? 前细后粗、似马鞭 雌虫(长30-50mm)尾端钝圆 雄虫(长30-45mm)尾端卷曲,有交合刺一根 2. 虫卵? 二、生活史 成虫寄生部位:盲肠,严重感染时亦可在结肠、直肠、甚至回肠下段寄生。 感染虫期:感染

文档评论(0)

181****7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