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球化学以及Sr-Nd同位素的制约.doc
赣西北麦斜岩体的岩石成因:来自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以及Sr-Nd同位素的制约
王帅1,2) 陶继华1,3) 李武显3) 王安东1,2) 吕璞良3)
1)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南昌,330013
2)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西南昌,330013;
3)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摘要:赣西北麦斜岩体以灰白色中细粒等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为主。本文通过锆石LA-ICP-MS法测得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的侵位年龄为433.4±7.1Ma(MSWD=0.82)和431.8±6.0 Ma(MSWD=0.43),表明其属于早古生代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含少量角闪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高硅(SiO2=62.0%~71.43%)、高钾(K2O/Na2O =0.88~2.42)、富碱((K2O+Na2O)=5.39%~8.12%)、低Fe2O3(2.61%~5.70%)、MgO(0.96%~2.90%)、CaO(1.39%~ 5.11%)、TiO2(0.27%~0.67%)、P2O5(0.06%~0.10%)含量,整体弱过铝质(A/CNK介于0.98~1.25,平均为1.08)特征,且P2O5含量与SiO2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属于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微量元素特征上表现为富集Rb、Th、Pb和LREE,亏损Nb、Ta、Ti、P、Ba、Sr等元素,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5.00~40.42,平均为17.17),弱到中等Eu负异常(δEu=0.63~1.00,平均为0.77)。岩石具有均一的Sr-Nd同位素组成((87Sr/86Sr)i=0.708444~0.708962,εNd(t)=-7.48~-7.22,t2DM(Nd)= 1.75~1.87Ga,平均为1.81 Ga),相对较高的(87Sr/86Sr)i比值和低εNd(t)值及较古老Nd模式年龄暗示其来自以古元古代地壳为主要成分的部分熔融作用产物。综合实验岩石学以及样品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麦斜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形成于中、下地壳中-基性岩(如角闪岩)的水不饱和部分熔融,初始岩浆中可能有一定量的幔源物质混入,并经历了广泛的角闪石、黑云母、钛铁矿、榍石、斜长石、磷灰石等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这些幔源物质是华南古元古代时期经历了俯冲流体的交代作用而形成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产物。结合区域地质背景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其可能形成于陆内后碰撞环境,由幔源基性物质底侵,导致华南早古生代中下地壳部分熔融而形成广泛分布的华南早古生代陆内岩浆岩。
关键词:麦斜岩体;华南;早古生代;I型花岗岩;Sr-Nd同位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资助: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编号、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编号:SKLIG-KF-13-06)、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自主基金(编号:Z1606)和东华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编号:DHBK2012208)资助成果。
作者简介:王帅,1992年出生。东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Email:wangshuai1815@163.com。通讯作者:陶继华,男,1985年生。讲师,主要从事岩浆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Email: taojihua123@163.com
华南地区广泛分布了巨量从前寒武纪到晚中生代不同时期的花岗岩,形成了世界罕见的花岗岩省(Sun Tao,2006)。其中晚中生代花岗岩分布最为广泛(占华南花岗岩出露面积66.6%),研究程度也最为深入,而在广度上和强度上仅次于晚中生代花岗岩的早古生代花岗岩(占华南花岗岩出露面积13%)研究则相对比较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华南的构造-岩浆演化历史(Sun Tao,2006; Zhang Feifei et al., 2010; Zhang Yuan et al., 2011; Nong Junnian et al., 2012; Cui Yuanyuan et al., 2013; Su Xiaoyun et al., 2014; Cai Dawei et al., in press)。华南早古生代花岗岩出露面积~22000km2,主要分布在武夷-云开地区、万洋山-诸广山地区、湖南八面山和江西武功山等地(Sun Tao,2006;Xu Xianbing et al.,2009; Zhang Fangrong et al., 2010; Cui Yuanyuan et al., 2013),受武夷-云开造山运动控制(Li Zhengxiang 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