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我想要的 爸爸妈妈想要的 我们全家想要的 我的调查 * 师: 我们想要的东西可多了,可是钱总是有限的。消费者应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钱是我们该花的?哪些钱是我们可不花的?我们来探讨一下。 *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 钱 该 怎 样 花 学 校:共和九年制学校 执教教师:宁小红 2014年11月28日 要是我有双溜冰鞋…… 不行。 爸爸,我想买一双滑冰鞋。 买双滑冰鞋又不是什么坏事,爸爸为什么不给我买呢? * 探讨一: 爸爸为什么不给小明买溜冰鞋? * 小结: 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要根据家庭经济情况来决定是否买。 * 过渡: 没有钱我们可以做到不乱花,那么有了钱了之后,我们是否就可以随便花呢? * 女生成购物狂 学生攀比消费行为应重视 “家有小女初长成”,本该是件令人高兴的事,但市民张女士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她发现自己12岁、已读六年级的女儿小文(化名)近来越来越爱花钱“扮靓”。只要看到周围有人有了新饰品,小文就非得缠着爸妈买了不可,如果不满足她的要求,小文就马上又哭又闹耍起“公主”脾气来。 专家指出,像小文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改善,青少年学生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消费教育”显得越来越必要。 * 学生攀比消费行为越来越突出 据《汕头都市报》报道,张女士夫妇本身也是教师,她认为,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不像她小时候那样物质缺乏,想要买个发卡、小娃娃什么的都是一种奢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孩子买些东西是不想让女儿像自己一样留下什么遗憾;而且,孩子平时想要的东西一般也花不了太多钱,所以能满足就尽量满足。只是,让张女士想不到的是,女儿想要的不仅是一枚小发卡那么“简单”,明明家里的各类饰品已经很多了,但只要发现同学或周围人有“新品”,小文就一定要买,她对新款饰品的追捧几近“发烧级”状态。有一次,张女士拒绝了小文的无理要求,哪知小文竟赌气地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几天都不跟父母说话。 * 让孩子体会父母赚钱的艰辛 专家认为,针对小文的情况,关键在于纠正她的消费观念,进一步纠正不良消费行为。首先就是要借助于家庭教育,让孩子明白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该花。可以让孩子利用假期外出打工,让他们自己亲身体会赚钱的艰辛,从而改变自己的认识,纠正自己的不良消费行为 其次,学校也要注意集体宣传教育。 * 点评: 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我们有了钱之后也不能乱花。可以不花的,我们要做到不花;对我们成长不利的坚决不花。 又不是买不起,妈妈为什么不给我买? * 探讨二: 妈妈为什么不给小王买糖? * 小结: 对身体健康成长不利的不买。 要是我也有一套这样的运动服该有多好,可妈妈肯定不会给我买。 别的同学有,为什么我不能要? * 探讨三: 妈妈为什么不给小敏买运动服? * 小结: 在向父母提要求时不可盲目攀比,别人有的我也一定要有,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 说说自己在向家长提要求时家长未能满足,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 可能的原因: 1、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 2、对身体健康成长不利。 3、不是必须的。 4、不是迫切需要的。 …… * 探讨四: 我们在向家长提要求的时候,应想到什么? * 总结: 我们在向家长提要求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购买物品的时候要根据家庭的经济状况,看看是不是一定需要。有些东西对我们身体不利,家长不给买是有道理的。另外,在向父母提要求时不可盲目攀比,别人有的我也一定要有,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 课堂练习: 一、判断。 1、父母为家庭提供收入是他们的义务,我们花钱不需要去珍惜。( ) 2、消费者应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 二、例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钱是必须花的,哪些钱是可不花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