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说抗原2
第三章 抗原 学习要点 一、抗原的概念 血型抗原 HLA 3、佐剂的作用原理 吸附作用: 吸附抗原,使抗原便于被吞噬细胞吞噬; 改变抗原的理化性质: 起到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的作用; 延长抗原在体内的滞留时间: 使抗原形成抗原储存库,使抗原缓慢释放; 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并可以诱导T、B细胞增殖。 T细胞表位 蛋白质分子中被MHC分子递呈并被TCR识别的肽段称为T细胞表位(T cell epitope )。 能够与MHC结合并被TCR识别的肽段 与蛋白质分子构象无关 与肽段在蛋白质分子中的位置无关 主要决定于肽段的氨基酸序列 与宿主表达的MHC分子有关 B细胞表位 抗原中被BCR 和抗体分子所识别的部位称为B细胞表位(B cell epitope)。 抗原表面能够与抗体结合的最小单位 B细胞表位是天然的,位于分子的表面或转折处,具有构象依赖性 。为构象决定簇或顺序决定簇,是抗原分子的三级结构。 抗原表位与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部位在形状上互补才能保证抗原与抗体的紧密结合。 小分子的半抗原不具有免疫原性,不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但当与大分子物质(载体)连接后,就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这种现象称为半抗原-载体现象,简称载体现象。 半抗原-载体概念的意义 它可解释为什么低分子量化合物与体内载体蛋白质分子结合诱发超敏性反应产生的药物过敏症。如苯胺类染料、镇静剂司眠脲、退热剂阿司匹林、氨基比林以及多种抗生素分解产物等是诱发药物过敏症的原因。 第六节 抗原的分类 1、颗粒性抗原 细菌、支原体、红细胞等 2、可溶性抗原 蛋白质、多糖等 溶血性链球菌 肾小球基底膜 溶血性链球菌 心肌 大肠杆菌O14型 结肠粘膜 外毒素(extoxin):是某些细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物质。外毒素的毒性极强。对组织的细胞毒性作用有高度选择性。可引起各自不同的特殊病变和临床表现。外毒素为蛋白质,有很强的抗原性。 类毒素(toxoid):外毒素经0.3%—0.4%甲醛溶液处理后,丧失毒性作用而保留有抗原性,即成为类毒素。 抗毒素(antitoxin):由外毒素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通常称为抗毒素。 寄生虫抗原成分复杂,由多种物质组合而成。 寄生虫抗原不断变异 宿主长期带虫 蛋白质性的 非蛋白质性的 某些食物、花粉等物质可作为抗原或半抗原引起机体的超敏反应。 食物中残留的抗生素、农药、激素、兽药也可作为抗原或半抗原引起机体的超敏反应。 1989年White提出超抗原的概念。 他发现某些细菌或病毒的产物可以使很高比例的T细胞激活,他将这类抗原称为超抗原。 一般的抗原只能激活外周血中0.0001~ 0.001%的T细胞,而超抗原可使2~25%的T细胞激活。 超抗原 (1) SAg的作用特点: 具有强激活T细胞(CD4+T细胞)作用,可刺激T细胞总数的5~20%; 不需APC处理,完整蛋白抗原分子直接与MHC-II类分子和 TCR-V?结合; 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多克隆T细胞,产生 很强的免疫应答。 (2)SAg的种类 外源性超抗原 主要为细菌的代谢产物。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毒素休克综合症毒素1(TSST1);A族链球菌M蛋白致热外毒素A-C等。 内源性超抗原 如小鼠乳腺肿瘤病毒蛋白 还发现有作用于TCRγδ+T细胞的超抗原,如HSP;作用于B细胞的超抗原,如SPA和HIV的gp120 。 (3)SAg的实际意义 其生物学意义尚不完全清楚。 SAg → T细胞亚群 → 细胞因子→毒性效应。 SAg → T细胞亚群 → 免疫抑制→促进病毒 感染、增殖。 习 题 1、抗原的概念和特性? 2、构成抗原的条件? 3、什么的抗原的特异性?其决定因素是什么? 4、什么是抗原决定簇?抗原决定簇的分类? 5、什么是抗原结合价? 6、什么是半抗原-载体现象? 7、什么是共同抗原?什么是交叉反应? 8、什么是类属抗原?什么是异嗜性抗原? 9、抗原的类型? 10、什么是TD和TI抗原? 11、有哪些重要的微生物抗原? 第七节 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抗原物质 一、微生物抗原 1、细菌抗原 伤寒杆菌 链球菌 痢疾杆菌 腺病毒 流感病毒 口蹄疫病毒 狂犬病病毒 2、病毒抗原 3. 毒素抗原 外毒素:G+ 活菌分泌到细胞外 蛋白质 如白喉杆菌、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等 内毒素:G- 结合在细胞壁上 LP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九节固定桥修复五后可能出现的.ppt
- 第二章子碳水化合物.ppt
- 第二章字x线发生装置.ppt
- 第九章 思免疫调节.ppt
- 第二章植物专的组织.ppt
- 第九课值电泳图谱的图像分析.ppt
- 第九章感只觉器1.ppt
- 第九章醛名和酮华.ppt
- 第九章提醛和酮.ppt
- 第九章可 核酸代谢.ppt
- FAIR 数据共享指导原则详解 _ 【官网】探码科技.pdf
- 非结构化数据管理与 AI Ready 数据准备白皮书预览版 _ Baklib.pdf
- 广东省惠阳市马安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广州四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三模数学试题含解析.doc
-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汇英校2024年中考联考数学试题含解析.doc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市级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数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广东省高州市九校联考2024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数学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东莞市五校2024届中考数学仿真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惠州光正实验2023-2024学年中考数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广东省东莞市中学堂星晨校2024届中考联考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