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预科班汉语教学问题研究与对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族预科班汉语教学问题研究与对策 【摘 要】民族预科教育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一种特殊的过渡性高等教育形式。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既为预科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与压力。预科教育面临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调查统计数据和我院预科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生源状况、教材教辅、课程设置等进行了客观分析,并此提出我们的思考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民族预科;汉语教学;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20-0078-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0.033 【Abstract】Ethnic preparatory education is a special transitional 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for ethnic minority area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college enrollment, it not only brings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eparatory education, but also brings challenges and pressures. Preparatory education is faced with many problems needed to resolve,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statistics and practical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department of preparatory education, from the students, teaching material, teaching, curriculum and so on has carried on the objective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our thinking and the coping strategies. 【Key words】Ethnic preparatory department;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strategy 1 民族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预科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过渡阶段,主要任务就是加强基础课学习,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他们适应汉语授课、学习,顺利完成之后的学业走向工作岗位。我院从2005年开始设立民预班,招收的均是蒙古族学生,采用“1+3”学制,但近几年,预科教育的衔接过渡作用发挥的并不尽如人意。 1.1 生源现状――基础差,起点低 从生源结构看,民预班的蒙族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农村、牧区、旗县,据调查统计我院2017级民预班43名学生来自乡镇的占50%,来自农牧区的占50%。由于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教学质量、水平等所限制,这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汉语水平低、自主性差、学习积极性不高,进入大学后他们在学习生活上面临着诸多不适应。这些高职少数民族学生的录取分数线远远低于普通高校分数线,我院17级民预学生高考成绩300分以上的占7.6%,200分以上的占92.4%,平均成绩200分左右,水平参差不齐。 1.2 教材现状――内容陈旧,形式枯燥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民族预科教育缺乏工作实践过程中开发的校本教材,高职院校预科班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全国高校民族预科统编教材,如《汉语文》、《数学》等。这些教材缺乏针对性,部分教材就是参照本科院校教材的简单压缩,内容陈旧,形式枯燥,结构不合理,而且尚未考虑到民预学生特点和接受能力,不适合学生使用,导致教学效果欠佳。 1.3 集中汉语教学――一时难以适应 汉语水平一直是制约预科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瓶颈”,民预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一直用蒙语授课,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家庭成员之间都用蒙语进行交流,由于从小在这种语言环境中长大,表达和思维都以蒙语为载体,大多数学生汉语基础较差,而进入预科后,全部改用汉语教材,教师用汉语讲课,使他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授课模式的转变,个别学生会出现语言障碍,仅靠之前所掌握的汉语知识,要想听懂和理解老师的讲课内容,大部分学生感到吃力,他们对汉语接受反应能力慢,理解能力差,往往会把一些知识从汉语转换为蒙语来理解,而有些内容通过这一转换原有意思就变了,有的又无法转换,久而久之致使学生既听不懂教师的讲课内容,更谈不上自学,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下降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