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水只环境质量环境监测与评价片
第三章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一、水质污染与监测对象 二、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三、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四、污水监测、应急监测 2、水质污染类型 3、水环境质量监测的对象 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一般包括如下基本环节 1、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 环境水样有各种各样,我们把流经或汇集在地球表面上的水如海洋、河流、湖泊、水库的水称为地面水或地表水,而把来源于地壳下部的水如井水、泉水称为地下水. 水环境监测之前,应尽可能收集和现场调查被监测对象所在区域的相关资料。这些资料主要包括: 水体的水文、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气象、植被特征等资料; 水体本身的特点,如河流的宽度、河床的结构、地表水的径流、排泄方向和补给、水域功能等资料; 水体沿岸城市、工业、污染源分布及污染排放等资料; 水体沿岸资源分布、饮用水、重点水源保护区、土地功能和使用计划及历年的水质资料等。 2、选择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受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不可能将所有的监测项目都加以测定,一般主要是对那些优先监测污染物加以监测。 监测项目的确定原则: 标准中要求控制、在环境中难以降解; 对人和生物危害大、毒性大、影响范围广泛; 出现频率高,有可靠检测方法。 需要采集与监测的环境样品的种类和项目,通常取决于监测的目的和监测对象。如对地表水的水质监测,所选择的监测项目 (水质参数)一般应包括三类: 常规水质参数(常规项目):它能反应水域水质一般状况。常规地表水水质参数以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中所提出的项目选取,如pH、溶解氧(OD)、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 (COD)、五日生物效氧量(BOD5)、氨氮、总氮(湖、库)、总磷、铜、锌、硒、砷、汞、镉、铅、铬(六价)、氟化物、氰化物、硫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粪大肠菌群以及水温等24项为基础。在环境影响评价,根据水域的类别、评价等级、污染源状况等适当删减。 特征水质参数(特征污染项目):污染河流,以及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可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如行业类别)、水域类别及评价等级选定。 敏感水质参数:可选择受纳水域敏感的或曾经出现超标而要求控制的污染物。 在有控制意义的采样地,应酌情采集底泥样品。 如:砷、汞、烷基汞、铬、六价铬、铅、镉、铜、锌、硫化物、有机质等; 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除草剂、烷基汞、苯系物、多环芳烃、邻苯二甲酸酯类等。 3、确定监测范围 主要介绍建设项目水环境评价的水质调查与监测范围 河流、湖泊(地表水)的监测范围 地表水的监测范围,必须包括建设项目对地表水影响比较明显的区域。各类水域的环境调查监测范围,可根据污水排放量和水域规模,参照下表所列的调查监测范围。建设项目对河流影响范围较大、或评价等级较高的可取表中的较大值,反之取较小值。 如果下游河段附近有敏感目标如水库、水源地、保护区、旅游区等,则监测调查范围应延长至敏感区上游边界。 海 域 的 监 测 范 围 海域的监测范围通常根据工程规模和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小,以及海域特征而定。 由于污染物在海湾中进行扩散受潮夕、波浪、海流等多种因素作用,一般多以 3.5m等深线以下的范围作为监测海域。如果海底坡度较小,可适当缩小范围。 此外,也可以以岸边排污口为圆心,其半圆形面积作为监测海域的范围,如下表: 4.1 监测断面的布设 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监测断面在总体和宏观上须能反映水系或所在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 各断面的具体位置须能反映所在区域环境的污染特征;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获取足够的有代表性的环境信息;同时还须考虑实际采样时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河流监测断面设置原则:在调查监测范围的两端,调查监测范围内重点保护水域、重点保护对象附近的水域、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如支流汇入等)、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等)、重点水工构筑物附近(如取水口、涵洞、桥梁等)、水文站附近等,布设取样断面。 对于江河水系或某一河段,一般要求应设置三种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有时还要求设置能代表水系和河流背景值的背景断面。 控制断面-布设在河流的特定的河段,即评价河段末端或评价河段内有控制意义的位置,如支流汇入、污水排入处、水工构筑物、水文站等的下方。断面数量视沿岸污染源分布情况等,可设1-数个控制断面(B/C/..)。 削减断面-反映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和水体的自净能力.布设在控制断面的下游,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处(G). 湖泊、水库、海湾监测断面的设置 对湖泊、水库、以及海湾中的监测断面及监测点,应尽可能覆盖污染物所形成的污染面积,并能反映水域水质和水文的特点(如进水区、出水区、深水区、浅水区、岸边区等)。 具体而言,要根据汇入 的河流数量、沿岸污染源分布、水体的径流量等情况,按上述(河流)断面的布设原则设置监测断面。 4.2 监测采样点的确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