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学本科毕业考知试操作部分
(1)第一考站 辅助检查的判读能力:心电图、X线片、实验室检查。考试方法采取由考官出题,考生据此提出诊断、诊断依据,并回答考官提出的相关问题。共20分。
①心电图(6分):
正常心电图:
房性期前收缩:
1、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
2、房性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不同。
3、P-R间期≥0.12S。
4、包括早搏在内的两个窦性P波间期短于窦性P-R间期的两倍,称为不完全代偿间歇。
室性期前收缩:
1、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限0.12S,其前无P波,继发S-T段与T波和主波方向相反。
2、联律间期恒定。3、代偿间期完全。
4、室早可以孤立或规律出现、形成二联律(图上)、三联律、成对室早(下图)。
心室颤动:完全不规则的心电图图形。
心房颤动:
1、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不同、间距不匀齐的f波代替,频率350~600次/分。
2、心室律绝对不规则,频率100~160次/分。
3、R-R间期绝对不规则。
4、QRS波群大部分正常。
5、失去等电位线。
室上性心动过速:
1、由一连串室上性早搏构成,频率大多为160~250次/分,节律性规则,突发突止。
2、QRS形态基本正常,不增宽、不变形。
3、ST-T可无变化,但发作时可以ST下移,T倒置,J下移。4、R-R间距相等。
窦性心动过速:
1、P波规律出现,P波在Ⅰ、Ⅱ、aVF、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2、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 3 个大格 (15 个小格) ,即 P-P 间期0.60s,可算出心率100 次/min。
3、可能出现的其他改变:①P波高尖,以Ⅱ导联为明显。②T-P融合,造成S-T段假性下移。③S-T、T改变。
窦性心动过缓:
1、P波规律出现,P波在Ⅰ、Ⅱ、aVF、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2、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 5 个大格(25 个小格),即 P-P 间期1.00s,可算出心率60 次/min。
3、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同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0.12秒
急性心肌缺血: V4,V5,V6 的 ST 段下移
典型急性心肌梗死:
1、Q 波增宽+ST 段弓背向上抬高。
2、注意:
前壁看V1,V2,V3,V4,V5,V6;
下壁看Ⅱ,Ⅲ,aVF
②X线片(8分):
正常胸部正位片:
1.肺 部
①肺野:正常时双侧肺野透亮度相同;
②肺叶、肺段、肺小叶:正常时不能显示肺叶、肺段、肺小叶的界限;
③肺门:位于中肺野内带第2~4前肋间,左侧略高,由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和淋巴组织等组成,血管为主要部分;
④肺纹理:自肺门向外周分支延伸,逐渐变细,由肺动脉、肺静脉和淋巴管组成,肺动脉分支为主要成分;
⑤肺实质与肺间质组成肺组织:前者包括肺泡和肺泡壁,有气体交换功能;后者为支气管、血管周围、肺泡间隔和脏层胸膜下由结缔组织构成的支架和间隙。
2.纵 隔
①位于胸骨与胸椎及两肺之间,主要由心脏、大血管、气管、大支气管、食管、胸腺等构成;
②仅能显示气管、大支气管及与肺邻接的纵隔轮廓。
3.胸膜 正常不显影。
4.膈肌 位于第9~10后肋水平,右侧略高,呈圆顶状。与胸壁和心脏分别构成肋膈角和心膈角。
5.胸廓 能显示胸锁乳突肌、锁骨上皮肤皱褶、胸大肌、女性乳房及乳头等软组织阴影;显示肋骨、肩胛骨、锁骨,显示部分胸骨及胸椎。
肺炎:
1. 大叶性肺炎
①早期,即充血期,X线检查可无阳性发现,或只表现为病变区肺纹理增多,透明度略低或呈密度稍高的模糊影。
②病变进展至实变期(包括红肝样变期及灰肝样变期),X线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致密影,如病变仅累及肺叶的一部分则边缘模糊。由于实变的肺组织与含气的支气管相衬托,有时在实变区中,可见透明的支气管影,即支气管气像。炎症累及肺段表现为片状或三角形致密影,如累及肺叶的轮廓一致。
③消散期的表现为实变区的密度逐渐减低,先从边缘开始。由于病变的消散是不均匀的,病变多表现为散在、大小不等和分布不规则的斑片状致密影。
2.小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性肺炎)
①X线表现是病变多发生在两肺中、下野的内、中带。
②支气管及周围间质的炎变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和模糊。
③小叶性渗出与实变则表现为沿肺纹理分布的斑片状模糊致密影,密度不均。密集的病变可融合成较大的片状。病变广泛可累及多个肺叶。
④小儿患者常见肺门影增大、模糊并常伴有局限性肺气肿。
3. 肺炎支原体肺炎
①初期X线表现主要为肺纹理增多、模糊,可呈网状改变
②继而出现局限性炎性实变,多在肺门区或其下方,形成密度稍高的片状影,边缘部分密度更淡。病变多局限于肺段内,一般不超过肺叶。
③短期复查,本病多在1~2周内吸收,而肺结核在1~2个月内仍难以完全吸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