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一彻-湖泊科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泊一彻-湖泊科学

维普资讯 梅梁湖和五里湖水一沉积物界面的物质交换’5f2 / 一 第 , 一 孙 越 )(5二串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瑚泊研究所 ,南京 210008) , 瓠 一 提 要 研究丁25C条件下太湖北部湖区水一沉积物界面的物质交换 结果表明:五里湖沉 积物中的氮、磷和 OOD 的释放程度明显高于梅粱湖,其NH 一N、DTP和 DCOD的平均藩 出速 冶 一一 率分别为 158.2、2.05和 27.8m (m ,d);梅粱湖北部胡区形态氮处于 “负释放”状态,DTP和 DCOD溶出速率分别为0.584mg/(m。·d)和8.9mg/( ,d).此外,形态氮、磷和 DCOD的水一沉积 物界面物质交换量与底泥中总氯、总磷和有机质含量有显著对应关系 根据内源负荷分析,认为减 少局部胡区沉积物氮、磷和COD的释放,将是控制太湖水质恶化和富营养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水 沉积物界面 物质交换 梅粱湖 五里湖 扛 一 分类号 X524 P3433 彻∞泊一 梅粱湖和五里湖是太湖北部的两个湖湾,是无锡市主要饮用水源地.近 10年来.湖区水质 恶化,富营养化严重.据 “七五”期间对两湖外污染源研究结果 “】,年入湖污染物量:总氮 , 科 2339.3t、总磷 198.It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4274t;氯、磷和 CODMo是太湖的主要污染物和 污染指标.但是太湖内源污染的研究至今仍很少开展.黄绍基等人 “用质量衡算法从理论上初 步估算了太湖磷的内源释放量;尹大强等人 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对五里湖表层分散状沉积物 一 进行了磷的释放研究,但结果不能用于内源负荷计算.对梅梁湖和五里湖未扰动沉积物的物质 释放及内源定量研究,则尚未见有报道. 梅梁湖和五里湖总面积约 130km2,底泥总面积约25km2,主要分布在梅梁湖北部和五里 湖区(图1).底泥最深处迭3m左右 本文拟通过在两湖区采集柱状样品,于室内进行水一沉 积物界面释放研究,旨在初步了解两湖区内源对上覆水氮、磷和COD 的贡献.为控制太湖富 靼 营养化提供科学依据 l 材料和方法 1.I 样品采集与分析 1.1.1 沉积物 根据沉积分布特点,于 1996年 7月 13日在五里湖东(中桥)、梅梁湖北(三 山)和两湖区结合部(梅园、属五里湖区)水域用全球定位系统(GPS)选取三个采样点.三采样 9 点泥深分别为 2,21m、2,25m和 2.00m.用装有 60ram×1000ram有机玻璃管的柱状采样器 采集上层底泥样.垂直取样深度为30cm 样品上层用水样注满,上下两端用橡皮塞塞紧,垂直 放置,小心带回实验室 将柱状样按每2cm分层、包装.干燥后按4分法取样.过 200目筛.测定项 目和方法分别 t 中国科学腕”九五’重 点珥 目(KZ952一j1—212)研 究内窖之一 收请 日期:l996~09—24;收到修改倍 日期 1997--03--24范成新,男,1954年生,研究员 I I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