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pid课程设计实例1——可控硅调速系统的校秋正比较
PAGE
PAGE 11
可控硅调速系统的校正比较
电01.3班 韩勖 0151068
摘要 简述了北台钢厂二号高炉上料系统主卷扬机可控硅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并用传统方法和新型调节器分别对控制对象进行了校正,对不同方法校正前后的动态特性,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 电流环 速度环 调节器
The adjustment of controllable-silicon-timing system
AUTO 01.3 HanXu 0151068
Abstract This article simply describ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aths model of the controllable-silicon-timing system of the central hoist of the charging system of the No.2 blast furnace of Beitai steelworks, adjusts the carrent-circle and the speed-circle apartly with PI adjuster in different ways, and analyses the contrast of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the pre-adjusted and adjusted responding curve and Bode diagram.
Key Words carrent-circle speed-circle adjuster
1.前言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要提高系统的静态精度,增大放大倍数,但系统增大放大倍数后,由于系统中惯性的影响,容易使系统发生振荡,因此,提高放大倍数,减小静态误差和提高系统稳定性便成了一对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使用比例(P),积分(I),微分(D)(即所谓的(PID)调节器),以此作为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工具。比例调节的显著特点就是有差调节。如果采用比例调节,则在负荷扰动下的调节过程结束后,被测量不可能与设定值准确相等,它们之间一定有残差。积分调节的特点是无差调节,但采用积分调节时其调节过程比较缓慢,表现在振荡频率较低。PID调节器有P,I,D三种调节的优点,在系统中,比例(P)调节器的作用是按控制偏差的大小,迅速输出一个信号(电压),这个过程便是偏差大,调节作用大,偏差小,调节作用也小,积分(I)调节器的作用,不是迅速改变调节作用,而是根据偏差的大小逐渐地改变,偏差大的,调节作用变化速度快,偏差小的调节作用速度满,只有当偏差消除时,才停止改变调节作用,偏差不消除,调节作用总是在不断改变,微分(D)调节器的作用则是一有偏差出现,马上快速地,大幅度地改变调节作用,然后使调节作用逐渐见效,这就是所谓的超调,目的是使偏差快些消除。总而言之,P的作用是将偏差迅速传递到输出端;I的作用是缓慢消除偏差;D的作用是快速消除偏差。
2.数学模型的建立
本文选取的控制对象是北台钢厂二号高炉上料系统主卷扬可控硅调速系统。直流电动机的铭牌参数为:
Ue = 440 V Ie = 316 A ne = 400 rad / min
Pe = 125KW Pl = 3.3 KW
直流电动机有可控硅整流装置供电,电枢回路满足下列微分方程:
Ud - E = Id R∑ +L∑ dId / dt = R∑ (Id + Tl dId / dt)
其中 Tl = L∑ / R∑ ,将两边取拉氏变换,整理后可得电压与电流之间的传递函数为:
Id (S) / (Ud – E)(S) = 1 / R∑ / (Tl S + l)
电动机轴上的转矩和转速还服从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运动方程式:
M – Mfz =(GD^2 / 375)*dn / dt
其中M是电动机的电磁转矩,Mfz是负载转矩,GD^2是电力拖动系统整个运动部分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飞轮矩。上式可化简为:
Id – Ifz = (GD^2 R∑ / 375R∑ Ce Cm ) dE / dt =(Tm / R∑) dE / dt
其中 Tm = GD^2 R∑ / 375 Ce Cm,是电力拖动系统的时间常数。
上式两边取拉氏变换,整理后得电势与电流之间的传递函数为:
E(s) / (Id – Ifz) (s) = R∑/ Tm S
把两拉氏变换式联立,并考虑E= Ce n可得直流电动机的动态结构图:
图1 直流电动机的动态结构图
可控硅整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