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人高类遗传的胚胎学基础
第二章 人类遗传的胚胎学基础 第一节 人类精子的形成 第二节 卵巢的功能及排卵 第三节 受精与胚胎发育 第一节 人类精子的形成 1. 睾丸的结构和功能 2. 睾丸的内分泌作用 男性生殖系统 外生殖器: 阴茎和阴囊。 内生殖器: 睾丸 附睾 输精管 附属腺:精囊腺 前列腺 尿道球腺 阴囊 阴囊是一个皮囊,位于阴茎后面,有色素沉着,薄而柔软,中间有一隔将阴囊分为左右两室,每个室内有睾丸、附睾、输精管。阴囊上有很多皱折,能收缩和扩张,可以调节睾丸周围的温度(阴囊内温度比体温低1.5-2),有利于睾丸产生精子。 内生殖器 睾丸 睾丸是男性的生殖腺,担负着生成精子和分泌雄激素的双重任务。 睾丸位于腹腔内,出生前1-2个月逐渐降入阴囊,如出生后睾丸仍停留在腹腔,称为隐睾。 位置:睾丸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个。 睾丸的背面近外侧与附睾相连。 结构:由精曲小管与间质细胞组成。 精曲小管上皮由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构成。 曲精小管切面图: 由基膜向管腔面依次可见到: 精原细胞:紧靠基膜上,细胞呈圆形,体积较小,核圆形 着色较深。 初级精母细胞:位于精原精细胞的内侧,胞体最大,细胞核常处于分裂状态,所以核膜消失,可见到密集成团的染色体。 次级精母细胞:位于初级母细胞的内侧,形态与初级精 母细胞相似,但由于存在时间很短,在切片中不易找到。 精子细胞:靠近管腔面,细胞小而圆,核圆形,着色深。 精子:位于管腔面,头部呈长梭形,在支持细胞的顶端, 染成深蓝色,尾细长,染成红色,伸向管腔。 支持细胞:位于生精细胞之间,为不规则锥体形细胞 附睾附睾呈半月形,左右各一个,紧贴在睾丸的背面。它的近端与睾丸的输出管相连,远端连接输精管。 功能:附睾即是输送精子的通道,又是贮存精子发育成熟的器官。睾丸产生的精子被运送到附睾贮存,两周后精子发育成熟。附睾还具有吸收衰亡精子的功能。 2.睾丸的内分泌作用 雄激素 睾丸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主要为睾酮)及少量雌激素。 睾酮的生理作用 ①维持生精作用 ②刺激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 ③维持正常的性欲 ④促进蛋白质合成 ⑤睾酮可升高低密度脂蛋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从而影响脂肪代谢。 ⑥ 对男性性格和行为影响。 第二节 卵巢的功能及排卵 1. 卵巢的功能及排卵 2. 卵巢功能调节 女性生殖系统 内生殖器:卵巢,输卵管,子宫 外生殖器官: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道前 庭及前庭大腺 一、卵巢的功能及排卵 1、卵巢的产卵功能: ⑴卵子生成的组织学: ⑵卵泡的发育: ⑶卵子的形成: ⑷排卵 ⑸黄体:排卵后的卵泡,卵泡壁塌陷形成。 如排出的卵未受精,形成月经黄体,维持14天左右。退化为白体。 如排出的卵受精(妊娠),黄体继续生长,形成妊娠黄体,维持5~6个月。 2、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⑴雌激素: ①对生殖器官的作用 ②对乳腺和副性征的维持作用 ③对代谢的影响 ⑵孕激素 ①对腺垂体激素的分泌起调节作用 ②对生殖器官的作用 ③对乳腺的作用 ④使基础体温升高 ⑶雄激素 二、卵巢功能的调节 1.子宫周期性活动 2.卵巢功能的激素调节 第三节 受精与胚胎发育 1. 精子和卵子的结构 2. 受精 3. 卵裂与胚胎发育 精子的结构 头部:顶体(溶酶体),细胞核。 颈部:头部与尾部连接的部分 尾部:主要由微管组成。 精子的运动主要靠尾部的摆动。 卵子的一般结构 卵的外面具有外被,其成分主要是糖蛋白,是由卵细胞或其它细胞分泌的。在哺乳动物中这种外被叫做透明带,其作用是保护卵子,阻止异种精子进入。许多卵的透明带下面(皮质部,cortex)还有一层分泌性的囊泡,称为皮层颗粒(cortical granules),受精时以外排的方式释放皮层颗粒能引起透明带结构变化,形成受精膜,阻止其它精子进入。 卵细胞实际上是停留在第一次或第二次减数分裂阶段的卵母细胞,直到受精以后,才完成减数分裂,并释放极体。人类从卵巢排出的卵子处于第二次成熟分裂的中期,在受精时才完成第二次分裂。若未受精,则于排卵后12-24小时退化。 二、受精 受精包括:精子获能、顶体反应、皮质反应、原核形成和融合等过程。 刚排出的精子虽有运动能力,但不能穿过卵子的放射冠和透明带,只有接受雌性生殖道的分泌物(获能因子),才具有受精能力,这种作用称为精子获能。在体外条件下,血清白蛋白、高密脂蛋白(、氨基聚糖、孕酮、钙离子载体(A23187)、ZP3、CO2等均可促进精子获能。 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