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口琛服降糖药物.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口琛服降糖药物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常用制剂:(均应在餐时第一口饭后服用) ①阿卡波糖(拜糖苹,卡博平): 主要抑制α-淀粉酶,每次50-100mg,3次/天 ②伏格列波糖:主要抑制麦芽糖酶和蔗糖酶, 每次0.2mg,3次/天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为胃肠道反应,如腹胀、排气增多或腹泻,因此不应用于胃肠功能紊乱功能者。 单药不引起低血糖,但与SUs或胰岛素联用时可出现低血糖。 (四)噻唑烷二酮类(TZDs) 作用机理:通过激活PPARγ进而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而降低血糖。 适应症:适用于肥胖、胰岛素抵抗明显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单药或联合其他降糖药。 研究显示,该类药物使HbA1c降低1-1.5% 。 噻唑烷二酮类 常见制剂: 罗格列酮:用量为4-8mg/d,每日1次; 吡格列酮:用量为15-30mg/d,每日1次。 噻唑烷二酮类 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体重增加、水肿;研究还显示,该类药物与骨折与心衰风险增加; 因此,对于有心衰(纽约心功能分级II级以上)、有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增高超过正常值上限2.5倍以上、严重骨质疏松或骨折病史的患者禁用本类药物。 噻唑烷二酮类 有关安全性的新进展: 罗格列酮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包括美国、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均对该药使用作出严格限制。 (五)胰升糖素样多肽1(GLP-1) 及其相关制剂 胰升糖素样多肽1由肠道L细胞分泌,其降糖机制如下: ①刺激胰岛β细胞葡萄糖介导的胰岛素分泌; ②抑制胰升糖素分泌,减少肝糖输出; ③延缓胃排空; ④抑制食欲及摄食; ⑤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 此外,GLP-1还可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减少凋亡,增加胰岛β细胞数量。 二肽基肽酶(DPP-IV)抑制剂 GLP-1在体内迅速被二肽基肽酶(DPP-IV)降解而失去生物活性,其半衰期不足2分钟。 基于此,DPP-IV抑制剂应运而生,它通过抑制DPP-IV而减少GLP-1的失活,从而增加GLP-1水平而降糖。 DPP-IV抑制剂 目前国内上市的DPP-IV抑制剂为西格列汀。 临床试验显示,该类药物可使HbA1c降低0.5-1.0%。 该药单用不引起低血糖,不增加体重;亦可联用其他口服降糖药。 用法用量:常用剂量(100mg,1次/天,早餐前服用);轻中度肾功能不全可不需调整剂量。 GLP-1类似物 作用机制:通过有效激活GLP-1受体,增强GLP-1效效应而发挥降糖作用。 国内上市的制剂为艾塞那肽,需皮下注射(qd或bid) 研究显示,该药可使HbA1c下降0.5-1.0% 本类药物可显著降低体重。 GLP-1类似物 适用于经传统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的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 该药单用不引起低血糖,但胃肠道反应较常见,如恶心、呕吐,主要见于初始治疗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可减轻。 胰岛素治疗 (一)适应症 1型糖尿病 急性并发症 严重慢性并发症 合并重症疾病 围手术期 妊娠和分娩 2型经饮食和口服药物控制不佳 胰腺切除或重症胰腺炎所致的继发性糖尿病 新诊断糖尿病,空腹血糖大于13.9mmol/L,糖化血红蛋白大于11%,或有口服药物禁忌证。 (二)各种胰岛素制剂的特点 作用类别 制剂 皮下注射作用时间(h) 开始 高峰 持续 速效 普通胰岛素 0.5 2~4 6~8 中效 低精蛋白锌胰岛素(NPH) 1~3 6~12 18~26 长效 精蛋白锌胰岛素(PZI) 3~8 14~24 28~36 胰岛素种类 动物胰岛素(短效胰岛素、鱼精蛋白锌胰岛素、预混胰岛素) 人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NPH)和预混胰岛素[如诺和灵30R、诺和灵50R优泌林(70/30)和甘舒林30R等]) 人胰岛素类似物(速效胰岛素如诺和锐和优泌乐、预混人胰岛素类似物如诺和锐30、优泌乐25、优泌乐50和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如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 基础胰岛素治疗方案:长效胰岛素(或类似物,睡前任意时间小剂量胰岛素(通常10单位),每2-3天增加1-3单位. 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案:用诺和锐30,优泌乐(25)按早晚各1/2皮下注射,诺和灵30R和甘舒林30R按早晚2/3和1/3皮下注射。什么时候改用诺和锐50和诺和灵50R。 “三短一长”的胰岛素治疗方案 餐时胰岛素治疗方案: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不同时用基础或长效胰岛素治疗。 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有餐前加基础胰岛素多次皮 下注射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两种方案。 临床研究表明:部分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短期胰岛素治疗,可诱导出长期的“血糖控制良好”而无须服用任何降糖药的所谓“蜜月期”,提示胰岛B细胞功能损害,在此阶段是可以逆

文档评论(0)

186****07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