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中的几个修辞手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相声是一种语言的艺术,目的是使人发笑。而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使相声所使用的语言及其表达的事件与作者日常生活中能够经常经历到的语言、事件有所不同。这样,听众才可能“笑”,而这个可笑之处就是相声里所谓的“包袱”。否则,要是司空见惯的东西,想必不可能引起多大的笑声。本文就将通过分析几段具体的相声内容来介绍这几种在相声里使用的较多而在一般的文学作品上不常见的修辞手法。 一? 相声里的三种“列锦” ??? 因为相声演员很能“说”,我的意思是讲他们经过训练以后在发音清楚、肺活量大小等方面是超出寻常人的,因而有能力在短时间内说出大量的内容。在相声里有一种叫“贯口”的手法就是利用或者说展示演员所具有的这种能力。这是手法最简单的一种“列锦”。在传统相声《报菜名》里,演员要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内报出约两百道菜的名字。同样,在李伯祥和杜国芝的相声《走向世界》里,同样是很短的一段时间,演员要报出大约数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名字。这样的手法确实很像修辞里所谓的“列锦”,但在这里所堆砌的语言材料比一般列锦手法所用的要多的多,有时候已经和汉赋近似了,所以用“列”这个字眼似乎很不合适,用“堆”或许更加符合。 ??? 然而在短时间内将大量内容传达给听众,接受效果肯定会受到不利方面的影响,更谈不上使人发笑。于是在这种最简单的字、词堆积的基础上,又有了第二种兼及读者接受能力与语言本身逗乐功能的第二种相声“列锦”手法。 ??? 在马季和唐杰忠以讽刺官僚主义作风为主题的相声《多层饭店》里,为了夸张地说明住一家旅店的入住手续的复杂,所填写表格的内容之多,有一段这样的内容: 甲:“让我填写《旅客健康调查表》。” 乙:“什么内容?” 甲:“姓名、别名、曾用名、性别、年龄、籍贯、职业、出生年月日、本人出身、家庭成分。” 乙:“还是这一套。” 甲:“后面又增加了许多内容。” 乙:“什么啊?” 甲:“本人身体健康状况,有无疾病,如何治疗的,本人病史、家庭病史、三代病史 本人是否得过肺病、肝病、胆病、肠病、皮肤病、传染病、牛皮癣羊角风、猩红热、大脑炎、高血压、低血糖、重伤寒、血吸虫、气管炎、白癜风、肾结石、脑膜炎、半身不遂、产后失调、心肌梗塞、骨质增生?抗O是否正常?转安酶是否下降? 胆固醇是否偏高? 血色素有否增加?照过X光照射没有?做过心电图没有?打过预防针没有?种过牛痘没有?住过几回医院?去过几次火葬场了?” ??? 在表演中,可以听到现场有很大的笑声。 ??? 但这样的内容还是以堆砌为主。其实汉语——尤其是俗语里——有很多本身就很可笑的内容,如果把这些词列在一起,还是可以起到逗乐的效果的。 ??? 比如《虎口遐想》的开头部分: 甲:“xxx同志,您摔过跟斗没有?” 乙:“你是说在工作上还是指生活上?” 甲:“干吗还工作上生活上?就是平时走路没留神,叭——狗吃屎、嘴啃泥、大马趴、倒栽葱——” ??? 当然,以上这类的修辞着重在于“列”,或者说这种手法在运用中是关键是将语言材料堆砌起来,但至于是否找到的都是“锦”一般高雅的言辞,那就未必了。上述例子中的几个跌交的说法并不十分“雅”,而马三立在《白事会》里是这样说一个“死”的: “无常了,亡故了,不在了,没了,没有了,完了,完事了,完事大吉了,吹了,吹灯了,吹灯拔蜡了,嗝儿了,嗝儿屁了,嗝儿屁着凉了,撂了,撂挑子了,皮儿了,皮儿两张了,土了,土典了,无常到了,万事休了,俩六一个幺——眼儿猴了——!” 二 比喻的还原 ??? 比喻是日常语言中最为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但相声为了与众不同,为了“出新”,往往反用比喻。也就是说,把在日常语言里已经司空见惯的比喻还原到该词语的字面意义上。使这个字眼再一次获得表达上的新意(其实是原义),从而使听众感受到不同。 ??? 前文中引用的《虎口遐想》里关于“摔跟斗”的不同解释其实已经是比喻的还原了。再看在侯宝林《婚姻与迷信》中的这个例子: 甲:“……(旧社会)不尊重妇女,文言就更不象话了……管妻子叫什么,糟糠。” 乙:“糟糠啊。” 甲:“好糠才二分钱一斤,别说糟糠啦——” ??? 一般我们看到、听到糟糠这个词,我想大多数人还都是往妻子的谦称上联系的,但在这里,演员把这个词的意思给还原了。 ??? 同样,在春节晚会上表演《电梯奇遇》中,姜昆说自己被困电梯里,电梯卡在三、四楼之间,某领导在四楼低着头看着他,评论到:“都说相声演员深入生活,你看多深入——就露半拉脑袋。” ??? 所谓演员“深入生活”的说法其实早就被大家接受了,但在这里“深入”偏偏被还原成原来的意思。 三? 语言前提的变化 ??? 这个是相声在逻辑上故意违背常规——或者说基本前提而造成歧义的一种逗乐手法。通常是在表演双方的一方在语言表达中故意对对方的表述的基本前提表示怀疑、否定,并且故意由这个否定的前提得出与听众料想相反的结论,从而达到逗乐的目的。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