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骨、关节系统.ppt

  1.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骨、关节系统 ;第一节 骨、关节显像原理和方法;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bone imaging)是利用亲骨性放射性核素或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引入体内后聚集于骨骼,在体外用SPECT探测放射性核素所发射的γ射线,从而使骨骼显像。 ; 99mTc标记的磷(膦)酸盐摄取机制一般认为是经静脉注射后,主要与骨的无机盐成分羟基磷灰石晶体发生化学吸附而进入骨组织,使骨骼显像。 显像剂在骨骼各部位聚集的多少主要与骨的血流灌注量、代谢活跃程度及交感神经状态有关。 显像剂在骨骼的聚集可反映骨骼的血流、代谢、成骨和破骨的状态,因而可对病变进行定位、定性的诊断。;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骨显像剂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99mTc标记的磷酸盐,主要是焦磷酸盐(PYP)和多磷酸盐(PPI); 另一类是99mTc标记的膦酸盐,主要有乙烯羟基二膦酸盐(EHDP)、亚甲??二膦酸盐(MDP)和亚甲基羟基二膦酸盐(HMDP)。 目前最常用的骨显像剂是99mTc标记的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图11-3 MDP和PYP的分子结构式;三、骨显像的方法;(一)骨动态显像 三相骨显像: 静脉“弹丸”式注射99mTc-MDP 740~1110 MBq(20~30 mCi)后,立即开始采集,探头配置低能通用型准直器,能峰140 keV,窗宽20%,矩阵128×128,首先以1帧/2~3s的速度采集60s,获得动脉血流灌注影像,即“血流相”;然后以1帧/min的速度或计数300~500 K/帧采集1~5 帧,获得“血池相”;2 ~ 3 h后采集的静态影像为“延迟相”, 如果加做24 h的静态影像,则称为四相骨显像。;(二)骨静态显像 1.全身骨显像  静脉注射99mTc-MDP 740-1110 MBq(20-30 mCi)后,嘱受检者多喝水,排尿时注意避免污染皮肤和衣服,2-3 h后进行显像。探头配置低能通用型准直器,能峰140 keV,窗宽20%,矩阵256×1024。受检者排尿后仰卧于检查床上,根据胸部预置计数设置扫描速度(通常<30 cm/min),进行连续扫描或步进式采集获得全身骨骼的前位像和后位像。;2.局部骨显像;(三)骨断层显像 受检者准备及显像剂同全身骨显像,探头配置低能通用型准直器,能峰140 keV,窗宽20%,矩阵128×128,,环形或椭圆轨迹旋转360o,5.6o-6.0o/帧,采集时间15-20 s/帧,共采集60-64帧投影像。采集后的数据经重建处理后即可获得横断层、矢状断层和冠状断层图像。;四、图像分析;(一)骨动态显像;1.正常图像 血流相:静脉注射骨显像剂后8-12 s可见局部大血管显影,随后软组织轮廓影逐渐出现,两侧大血管和软组织显像剂分布基本对称,显影时间基本相同,骨骼部位显像剂分布很少。 血池相:软组织显影更加清晰,显像剂分布增多,基本均匀、对称,大血管影继续显示,骨骼显像剂分布稀疏,显影不清。 延迟相:同骨静态显像。; 2.异常图像 血流相:局部大血管位置、形态或显影时间改变,骨骼部位或软组织内出现显像剂分布异常浓聚或稀疏缺损改变,提示病变部位血流灌注异常及血管病变。 血池相:局部骨骼或软组织显像剂分布异常浓聚或稀疏缺损改变,提示局部是否有充血现象。 延迟相:同骨静态显像。;(二)骨静态显像;1.正常图像 正常成人骨显像可见骨骼显影清晰,全身骨骼显像剂分布基本左右对称、均匀(图11-1)。 由于不同部位的骨骼结构不同、代谢活性程度及血流灌注不同,显像剂分布也不相同。扁平骨如颅骨、肋骨、椎骨、髂骨的显像剂分布浓于长骨,长骨的骺端浓于骨干,粗大的长骨浓于细小的长骨,大关节浓于小关节。;图11-1 正常成人骨显像;儿童由于处于生长发育期,骨骺未愈合,骨显像时骨骺位置显像剂分布明显增多。 ; 2.异常影像 (1)显像剂异常浓聚:局部骨血流增加、代谢增强、成骨活跃可使显像剂浓聚,影像呈“热区”改变。显像剂浓聚区可为多发病灶、单发病灶,既可见于恶性病变,也见于良性病变。具体类型如下: ;全身骨骼见多发显像剂分布异常浓聚区,病灶大小不等,形态各异,可为点状、团块状、条形、不规则形等,尤以中轴骨为主,这种显像多见于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图11-3)。有些代谢性骨病的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也呈多发的异常显像剂浓聚区,但各有其特点,具体见临床应用之代谢性骨病部分。; 图11-3 肺癌患者多发骨转移 ;多个点状病灶排列成线状,尤以肋骨多见(图11-4),多为创伤所致骨折影像。骶骨“H”形显像剂浓聚区,为骶骨骨折的典型表现。 ;局灶性显像剂分布异常浓聚区,根据不同的部位及病史,可见于骨转移、原发性骨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