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是根本 医为灵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术是根本 医为灵魂

医术是根本 医德为灵魂    陈大信教授是一位名扬异国的中医,怀一颗仁爱且博爱之心,他在医生这个圣洁的岗位上,履行着一份厚重而又神圣的职责――治病救人,杏林春暖。他赤心一片,虽亲历中医针灸在美国土地上显得荒凉,却仍然执拗地坚挺前行、勤耕细作,不遗余力地为中医争取合法权益和地位,终让其变得绿意缭绕、生机盎然。从1961年至今,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行医历程中,医术是他行医之根本,医德是灵魂,爱则是主流。 下载论文网      【陈大信教授,1961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本科,现为香港特区政府注册全科中医师、世界中医药学会会长、美国中医研究院教授、美国东方医学会副会长、美国中医研究院教授兼香港分院院长、美国中医研究院出版社社长、香港专业注册中医协会会长、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创会会员、香港台湾商会五位发起人之一、十美跨国集团总裁、香港华夏医药学会名誉会长兼常务会长等。】         发展之道 中西结合      陈大信教授原是西医出身,1961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后为广州第九人民医院胸腔外科医生,十年后,被调往广州市第十人民医院脑神经科,历时近十年。在这个过程中,陈大信教授因为研究脑电波与针灸的关系而与中医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并由西医领域转入中医领域。   伴随着对中医和针灸的研究脚步,陈大信教授发现,原来中医还有许多内容未被真正地挖掘出来,博大精深的中华国粹激起了他强烈的探索欲望,陈大信教授便迷上了中医。   1979年左右,他正式辞去了广州的工作,来到香港开办诊所,然而,中医在香港待遇和处境并不容乐观,在西医占主导地位香港,中医常常被港英政府忽略,“任由其自生自灭。”陈大信教授遗憾地说。   如今,许多年过去了,中医在香港的发展亦呈现出越来越好的景象,“但是,管制还是过于严苛。”他说,“就拿中医药的管理来说,管理中医药的不是中医行业中的内行人士,而是西医。”他表示用西医的观点管理中医,中医在发展上确实受到了较大程度上的限制,加上在香港没有设立中医院,这对中医的研究和发展也是一种限制和阻碍。他希望,香港能为中医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其得以良好地发展,同时呼吁,中西医结合,才是整个医学领域的发展之道。   从西医转入中医,历经两个行业领域,陈大信教授在谈及两者之间的区别和结合时,更具有发言权。他说:“中医与西医不一样,西医是微观的,中医是宏观的,中医上,对于不同的病有时可以用同一个方法解决,及‘异病同治’;它们各自都有优点、不足和局限性,比如,在仪器的观察、细胞、血液的检查等方面,中医难以做到,而有些疾病,必须要用中医来调理,方可改善,西医完全没有办法。”   看来,中西医的结合是医学界一条必经之路,然而,在香港,中西医的矛盾却很难协调,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来改善,陈大信教授说:“现在,有少许医院开设了中西医会诊,即中医邀请西医会诊,西医邀请中医会诊,这是一个先例,在以前几乎不会出现。”   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在陈大信教授看来,只要能为病人带来健康的福音,便是最好。      异国他乡 披荆斩棘      陈大信教授在香港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到了美国,跟其哥哥一起做针灸治疗。在美国,陈大信教授遭遇到的是中医的一股寒流,一片荒凉,他回忆说:“当时,对于中医针灸,美国政府和民众还未认可。中医不能自主地为病人看病,只有在西医医治不好的情况下,将病人转给中医,中医才有机会展示医术。”   面对这样的环境,陈大信教授选择了执拗地坚挺前行,即使前路不明,即使途中荆棘丛生,他依然不退缩,不放弃。   他分析道:“美国对中医有看法,第一,他们认为中医不科学,第二,没有清晰的数据为中医做辅证,第三,中医水平参差不齐,龙蛇混杂,第四,在美国的中医如同一盘散沙,人心不齐。”找到症结所在,陈大信教授和哥哥一起,踏上了为中医争取合法权益和地位的征程。   为中医争取合法权益的转折点来自于一位美国的记者,这位记者在北京的协和医院亲眼目睹了一个开胸手术,患者未使用麻醉药品,手术过程中只用了针灸,患者开胸后,没有使用呼吸器等,患者却还能与周边的人员进行谈话,这样的一场手术,让这位记者感到不可思议,他回到美国后,当即写下一篇文章,报道了这个奇迹,这篇报道立即在美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陈大信教授与哥哥决定趁热打铁,写下一篇文章《吗啡与针灸的关系》,解释了记者看到的那一现象。文中指出:针灸可以起到麻醉的作用,针灸扎中身体的一个穴位,会分泌出一种体液,这种体液的结构与吗啡类似,而它的止痛效果却是天然吗啡的许多倍。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全球五十多个国家的专家的关注,并得到了他们的认可,针灸止痛得到了认可,旋即,一阵针灸热在美国掀起。   接着,陈大信先生和哥哥在跟美国加州州长的交谈时,底气十足地说:“针灸、中医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