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南涡及其暴雨中尺度特征的观测试验诊断分析和预报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成果信息快递
西南涡及其暴雨中尺度特征的观测试验、诊断分析和
预报技术研究
【项 目 编 号】GYHY201206042
【研 究 周 期】2012 年 1 月—2014 年 12 月
【国 拨 经 费】566 万元
【项目负责 人】李国平
【项目骨干成员】李国平、郝丽萍、李跃清、崔哲虎、白爱娟、刘海文、卢会国、
刘晓冉、谢娜、卢萍、陈永仁、黄楚惠、康岚、郭洁、刘红武、赵兴炳、陈娇娜、
宋雯雯
【项目承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项目协作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四川
省气象台
【主要研究成果】
2012 、2013 年在西南涡主要源区及活动区的川西高原及四川盆地开展了西
南涡加密观测试验,获取了加密探空、风廓线等资料。2012 年在西南涡东移影
响区的云南大理、2013 在西南涡产生的上游区西藏那曲和四川理塘、2014 年在
四川理塘相继开展了雷达外场观测试验 并且这些观测资料已用于项目研究和业
务预报(图 1)。
针对西南涡及其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提练出若干应用效果好的新型物理诊断
量(如 GPS 可降水量、对流涡度矢量、湿涡度矢量、湿螺旋度、二阶湿位涡、
水汽散度垂直通量等)以及一些有预报应用价值的判据指标。发展了面向西南涡
暴雨的中尺度滤波分析方法、高分辨率数值模拟技术、卫星(FY-2 、TRMM、AIRS
等)资料应用技术、雷达资料应用技术以及中尺度对流系统的识别、跟踪与预报
技术。统计分析了近 61 年西南涡的特征与异常发生的流型 构建了近 35 年西南
涡数据集 完善了西南涡暴雨预报概念模型 建成西南涡数据共享平台并投入业
务应用。
已由气象出版社出版项目学术专著 1 部《低涡降水学》,在《Monthly
Weather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Physics》、《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大气科学》、《气象
1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成果信息快递
学报》、《应用气象学报》、《高原气象》、《热带气象学报》、《气象》等国内外学术
刊物发表研究论文 94 篇 其中 SCI/EI 18 篇 核心期刊论文 65 篇。培养博士后 1
名、博士生 5 名、硕士生 42 名。6 人晋升高级技术职称 9 人晋升中级技术职称。
主要创新点及项目所解决的关键技术有:
(1)在新型资料和加密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应用中尺度天气动力学新方法
系统性研究西南涡的中尺度特征及复杂地形下暴雨发生发展特点。 1)西南涡暴
雨的 GPS 水汽特征。西南涡形成前,盆地 GPS-PWV 开始大幅急升,西南涡东
移时,盆地 GPS-PWV 下降 GPS-PWV 的急升与陡降对西南涡暴雨的形成与减
弱有指示意义。西南涡直接影响区内出现最强降水 降水峰值与 GPS-PWV 峰值
对应较好。而西南涡外围区的降水相对于 GPS-PWV 峰值出现明显时间滞后 并
且降水量不大。2 )西南涡与高原涡降水结构的差异。与高原涡降水相比 TRMM
资料揭示西南涡降水中对流降水所占比例较大 对总降水率的贡献也较大 雨顶
高度较高 降水过程中对流旺盛程度较强 (图2 )。3 )西南涡的水汽垂直分布存
在逆温、逆湿现象。AIRS 向外长波辐射(OLR )与云顶亮温资料(TBB )能很
好反映出西南涡的发展演变,当西南涡发展旺盛时 TBB 出现明显低值区,垂直
廓线出现逆温、逆湿现象。4 )四川盆地暴雨的水汽通道及其与大气河的相似性。
四川盆地暴雨的水汽大多来源于孟加拉湾且主要从中低层输入四川盆地。孟加
拉湾水汽大部分是在南亚季风强大的西南气流作用下直接越过云贵高原输送到
四川盆地 与大气河 (AR )有一定相似性。5 )多尺度地形对西南涡生成和移动
的协同作用。秦巴山山脉对西南涡的形成不具有决定性影响,但对西南涡的维
持、移动和发展很重要,对西南涡降水的增幅作用明显。而横断山脉、云贵高原
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西南林区森林火灾火行为模拟模型评价.pdf
- 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的几项重大技术进步.pdf
- 西北乡村建筑冬季墙体构造界面结露研究.pdf
- 西南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实践探索.pdf
- 覆膜滤袋在电石炉烟气净化系统上的应用.pdf
- 覆盖和盲区试验表明对管道环焊缝进行TOFD检测.pdf
- 西沙群岛西科1井第四纪生物礁中典型暴露面的岩石学与.pdf
- 角钢约束再生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试验研究.pdf
- 角管式燃煤锅炉的环保改造.pdf
- 角钢生产线数控系统使用指引CJG.pdf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