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赵登禹
一、投身军旅
1898年农历三月十六日,山东曹州府 (今山东荷泽县)赵楼村一户寻常
农民家,伴随着一阵清亮的啼哭声,一个新生命诞生了,他就是赵登禹。
赵登禹,字舜诚 (又作舜臣),因排行老三,有小名“小三儿”。祖上
世代务农,父母均为勤勉诚实的农民,靠耕种几亩薄地为生。有两个哥哥,
大哥赵登峦,忠厚老实,为人持重;二哥哥赵登尧,喜好武术,好打抱不平,
行侠尚义,遇有不公,挺身相助,在当地小有名气。此外,赵登禹还有两个
妹妹。由于家境清贫,两个哥哥均没能上学。
等到赵登禹长到7岁时,因其聪明伶俐,父母也觉得家里总得有个弄文
舞墨的人,加上邻人的劝告,便省吃俭用,将其送入学堂读书。然而,好景
不长,终究因家境困难,父亲身体又不好,靠母亲一人里外操持,更是艰难,
因此两年后赵登禹不得不辍学回家,离开了他喜爱的学堂。
回到家里的赵登禹即开始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农活。他不怕苦不畏
累,就是一些大人们干的重活,他也尝试着去做。艰苦的生活,沉重的劳作,
不仅没有将小小年纪的赵登禹压垮,相反倒使其练就了一个好身体,磨练了
他吃苦耐劳的意志,使其在后来的戎马生涯中不畏艰危,不怕辛劳。
荷泽一带素有习武风气,人们一则以练武强身,二则练习一些武艺以自
卫,加上受哥哥练武的影响,因此,在劳作之余,赵登禹也开始练习武术。
起初,他跟着哥哥赵登尧及村里其他习武的年轻人练,1910年 13岁那年,
正式拜当时荷泽一带较有名望的武师朱凤军为师,开始系统地练习武艺。他
练功很刻苦,尽管一天的劳作已很辛苦,但他从不停止练习,就是再累,他
也要练上一会。很快3年过去了,赵登禹不仅练就了一身基本的武术根底,
同时在练武过程中,逐步对见义勇为、行侠施义的武德有所认识,养成了刚
毅耿直、嫉恶如仇的豪爽性格。他有强烈的正义感,遇有不平,敢于挺身而
出。为此他赢得了贫苦乡亲的称赞,但同时也得罪了一些有钱有势者。
也许是不满于家乡富人的横行不法,鱼肉乡里,或许是不满足于自身的
状况,欲求更大的发展,以实现行侠施义的愿望,总之,伴随年龄的增长,
赵登禹萌发了当兵的念头。在十多岁的赵登禹心目中,也许认为唯有当兵才
能实现其抱负。但投奔谁的门下,当什么样的兵,年幼的赵登禹却不是盲然
的。当听说北洋冯玉祥部队军纪严明,作战勇猛,爱护百姓,遂下定了投奔
冯部当兵的决心。
1914年初秋,赵登禹与同乡赵学礼、赵全胜等人,瞒着家人偷偷离家出
走,准备投奔驻潼关的冯玉祥部队当兵。由荷泽去潼关,有 1800多里地,几
个年轻人一路跋涉,风餐露宿,出门时带的几个钱,很快就花完了,他们就
靠帮人打工扛活挣几个吃饭钱。经过20多天跋涉,终于到了潼关。然而他们
到了才得知,部队招收新兵工作已经结束,且招收名额已满。伙伴们都很泄
气,有的主张返回荷泽。但赵登禹坚决不同意返回荷泽,主张坚持努力,一
定要当兵。他们几个人找到主持招兵工作的官长,软磨硬泡,好说歹说,终
于说服负责官长同意,但因名额已满不能作为正兵,只能作 “副兵”,只吃
粮不发饷。由此赵登禹开始了其军旅生涯。
冯玉祥部队当时属袁世凯北洋陆军第7师第16混成旅,冯玉祥为旅长。
赵登禹入伍后,被编入第1团第3营第2连,连长即为后来成为第29军副军
长的佟麟阁。因为赵登禹生得膀大腰圆,体魄强健,同时他为人正直,办事
机敏,因此很受佟的赏识。训练中,赵登禹非常刻苦,对自己要求很严格。
因为他有武术的根底,加之训练用功,因此在许多训练课目中都名列前茅。
1915年春,冯玉祥部队奉命入川。袁世凯原打算派冯玉祥入川监视西南
地方势力,以免他们起而反对他的复辟帝制活动。然而冯玉祥入川后采取观
望态势,按兵不动。同年底,讨袁护国战争爆发,冯审时度势,起而参加护
国战争,所部改编为护国军第5师。这期间,赵登禹随部参加了护国战争,
且作战非常勇敢。
1916年袁世凯死后,冯部转调平津之间的重镇廊坊驻守。一次偶然的机
会,冯玉祥在众多的士兵中发现了赵登禹。这一天冯玉祥检阅部队时,发现
行进的队伍中,有一名大高个士兵的步伐与整个队伍的行进步伐很不协调,
仔细一看他是趿拉着鞋走路。冯玉祥很是生气,当即命令部队停下,走到大
个子士兵面前严厉斥问他是怎么回事。这个大个子士兵就是赵登禹。原来因
他长了一双大脚,部队军需部门一时又没有这么大的鞋,故只能穿着小鞋拖
着走。冯玉祥知道事实真相后,不仅没有批评他,相反他见赵登禹长得膀大
腰圆,体壮如牛,非常高兴。当时他叫来军需官,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