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4章末分支杆菌属.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4章末分支杆菌属

1.涂片染色镜检 患者鼻黏膜或皮肤病变处取刮取物做涂片, 抗酸染色法检查有无排列成束的抗酸杆菌存在。 一般瘤型和界限类患者标本在细胞内找到抗酸染 色阳性杆菌有诊断意义,而结核样型患者标本中 则很难找到抗酸阳性杆菌。也可以用金胺染色荧 光显微镜检查以提高阳性率。病理活检也是较好 的诊断方法。 2.麻风菌素试验 应用原理和结核菌素试验相同。 麻风菌素常由麻风结节病变组织制备。此试 验在诊断上意义不大。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预防: 主要依靠早期发现、早期隔离及早期治疗患者,特别对密切接触者要做定期检查。目前尚无特异性的疫苗。 治疗: 麻风药物主要是砜类,如氨苯砜、苯丙砜、醋氨苯砜等。利福平也有较强的抗麻风分枝杆菌作用。为防止耐药性产生应采用多种药联合治疗。 四、防治原则 思考题 1.试述结核杆菌的染色、培养、致病物质及感染特点。 2.何谓结核菌素试验?解释其原理与应用。 参考阅读 Yves L. Janin. Antituberculosis drugs: Ten years of research. Bioorganic Medicinal Chemistry, 2007; 15(7): 2479-2513 Lesellier S, et al. The 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BCG) vaccine in European badgers (Meles meles). Veterinary Immunology and Immunopathology, 2006; 112(1-2): 24-37 第14章 分枝杆菌属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分枝杆菌属:细长或稍弯的杆菌,分枝生长的趋势得名。 引起结核病,对人类致病的有人型结核杆菌和牛型结核杆菌。 1.形态与染色 结核杆菌细长略弯曲,端极钝圆,无荚膜、无鞭毛、无芽胞。 一、生物学性状 抗酸染色(Ziehl-Neelsen)显示痰标本中染为红色的特异性抗酸细菌(结核杆菌)。 其他非抗酸性细菌及细胞浆质等呈蓝色。结核杆菌的抗酸性取决于胞壁内所含分枝菌酸残基和胞壁固有层的完整性。 2.培养特性(重点) ?专性需氧菌 ?营养要求高:罗氏培养基(重点)(含有蛋黄、马铃薯、甘油和天门冬酰胺等的固体培养基)上才能生长。最适pH为6.5~6.8,最适温度为37℃。 ?生长缓慢:18~24 h繁殖一代,接种后3~4周才出现肉眼可见的菌落。 菌落为干燥、坚硬、表面呈颗粒状、乳酪色或黄色,形似菜花样。在液体培养基中呈粗糙皱纹状菌膜生长。 结核杆菌培养的菌落 3.主要菌体成分及其作用 结核分枝杆菌无内毒素,也不产生外毒素和侵袭性酶类,其致病作用主要靠菌体成分,特别是胞壁中所含的大量脂质。脂质含量与结核分枝杆菌的毒力呈平行关系,含量愈高毒力愈强。 ①磷脂: 能刺激单核细胞增生,并可抑制蛋白酶的分解作用,使病灶组织溶解不完全,形成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 ②脂肪酸: 与分枝杆菌抗酸性有关,抑制中性粒细胞游走和吞噬,引起慢性肉芽肿的作用。具有该物质的结核杆菌毒株在液体培养基中能紧密黏成索状,故又称索状因子。 (1)脂质(Lipid):占菌体干重20~40%,占胞壁干重60%,主要是磷脂、脂肪酸和蜡质。 ③蜡质D: 胞壁中的主要成分,能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并具有佐剂作用。 ④硫酸脑苷脂和硫酸多酰基化海藻糖: 能抑制吞噬细胞中的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使结核分枝杆菌在细胞内存活。 (2)蛋白质 其中重要的是结核菌素。结核菌素与蜡质D结合,能引起较强的迟发型超敏反应。 (3)多糖 多糖常与脂质结合存在于胞壁中,主要有半乳糖、甘露醇、阿拉伯糖等。多糖可使中性粒细胞增多,引起局部病灶细胞浸润。而多糖抗原Ⅱ是阿拉伯甘露聚糖,是分枝杆菌发生凝聚反应的特异性表面抗原。 (4)核酸 核糖体核糖核酸是本菌的免疫原之一,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 近年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在细胞壁外尚有一层荚膜。一般因制片时遭受破坏而不易看到。若在制备电镜标本固定前用明胶处理,可防止荚膜脱水收缩,在电镜下可看到菌体外有一层较厚的透明区,即荚膜。 (5)荚膜 主要成分为多糖,部分脂质和蛋白质。 荚膜对结核分枝杆菌有一定保护作用:①与吞噬细胞表面补体受体3(CR3)结合,有助于结核杆菌在宿主细胞上的粘附与入侵;②荚膜中有多种酶可降解宿主组织中的大分子物

文档评论(0)

180****95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