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梅家教授.ppt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梅家教授

? 文學研究會的刊物,是《小說月報》,小說月報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之後也出刊《文學旬刊》,為《時事新報》報紙副刊,為四大副刊之一。所謂受俄國、歐洲現實主義文學思潮影響,除了作品的創作特質之外,值得注意的是他們譯介外國的作品,出過「俄國文學研究」、「法國文學研究」等專號,出過「泰戈爾號」、「拜倫號」、「安徒生號」等專輯。新文學中心的轉移,從北京到上海的轉折,以及京、海派間,在城市文明以及文學創作上的差異,在第二講會有進一步的詳述。作家重要小說在《小說月報》上發表的,包括茅盾的《幻滅》、葉聖陶的《倪煥之》、老舍的《老張的哲學》、巴金的《滅亡》、穆時英的《南北極》、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記》。 * 「文學研究會」與「創造社」是兩個最具代表性的文學社團,其文學主張亦有較大的差異性,文學研究會多受俄國與歐洲現實主義文學思潮影響,創造社則偏向浪漫主義的思潮,也吸收了唯美主義、頹廢主義、象徵主義的養分。如同文學研究會與商務印書館的關係,創造社初期則以泰東書局作為出版的搖籃。圖左為《創造月刊》刊影;圖右為《創造週報》刊影 * 創造社所謂「為藝術而藝術」,強調文學必須表現作者內心,以文字的美學表現為依歸,推崇直覺與靈感,以直書胸臆的方式表達現實世界與個人處境的矛盾,郁達夫的〈沉淪〉即為代表作之一,主人公內心世界、病態心理的赤裸暴露,以及憂鬱糾結的心理,皆可看出此種傾向,其中個人身體、國體、慾望的彼此糾纏,亦為最耐人尋味之處。而後期轉向同情無產階級的革命文學,亦可以郁達夫〈春風沈醉的夜晚〉、〈薄奠〉為例子。照片為一九二六年創造社同人於廣州合影,左起為王獨清、郭沫若、郁達夫、成仿吾。 * 新月社社名靈感來自於泰戈爾《新月集》。徐志摩在〈新月的態度〉一文中寫道「我們這月刊題名新月,不是因為曾經有過什麼新月社,那早已散消,也不是因為有新月書店,那是單純一種營業,他和本刊的關係只是擔任印刷與發行。新月月刊是獨立的。我們捨不得新月這名字,因為他雖則不是一個怎樣強有力的象徵,但他那纖弱的一彎分明暗示著,懷抱著未來的圓滿。」 * 新詩不同於古典詩嚴整的字數與音律的要求,但並不代表現代詩就不需要聲律、節奏的音樂性,而初衝破傳統文學藩籬的現代詩,如何重新尋找新的規範與形式,而能與藝術內容相互結合,就是新文學發展的重心,而以聞一多、徐志摩代表的前期新月派的特色與貢獻即為新詩的規範化,他們的創作是具有自覺性的在新詩與舊詩之間連結,而非全然的拋棄傳統,形式的格律化,則帶來了形式上的和諧效果,除此之外,也引入了西方格律詩的特質。圖片為《新月》書影。 * 聞一多早年留學美國,除文學之外,對美術亦有專精,1922就曾寫過《律詩底研究》,指出中國的抒情特色是均整的形式,因此為了創立「中國式」的新詩,聞一多提出了以上所說的三種美,但是絕非生硬地保留舊式的格律,他說新詩格律是具有變化的,並且配合內容而重新構造,音樂美指的是音韻節奏的美感,繪畫美則是由於中文特殊的視覺意象,建築美說的則是文字的勻稱與均齊。 * ? 介紹四大副刊,副刊雖名為「副刊」,然而在文學發展上,卻具有十分重要的中心地位。副刊由於附屬於報紙,因此其走向或會與報紙本身性質相關,然而也因為編輯本身的文藝概念,大幅影響其走向,副刊之即時連載,以及大量印刷傳播的物質性,亦會影響作家創作實踐。 * 《學燈》早期是以討論教育與青年問題為主的刊物,取「學子之燈」之義,1919開始刊登新文學作品,認為輸入新思想、新文藝,自然就能驅除消滅舊文化不良之處,因此大量譯介了外國的思想與不同流派的文藝作品。曾多次製作關於新詩理論的討論專輯,如「詩學討論號」、「新詩討論」等。除郭沫若、郁達夫之外,茅盾第一篇翻譯契訶夫小說《在家裡》也刊載在《學燈》。照片為《學燈》的刊影。 * 《覺悟》初期就有明顯的社會主義思想,支持學生運動與工人運動等改革活動,除了引進文藝思潮之外,創作作品多具有現實主義的傾向,認為文藝是生活的反映,文學應該走入群眾。後期受國民黨部份右派分子把持,副刊走向改變,1931年底終刊。 * 晨報副鐫原本應該叫做「晨報附鐫」,是孫伏園請魯迅命名,書法家寫為「晨報副鐫」。《晨報副鐫》曾譯載近代世界名家的作品,包括托爾斯泰、莫泊桑、芥川龍之介、屠格涅夫、易卜生的作品。1925年10月之後由徐志摩接編,作家組成由部份文學研究會作家與新月派作家等人,後來徐志摩、聞一多延續創辦的《詩鐫》,對先前提到的新詩的格律化,有重要貢獻。 * 《京報副刊》為四大副刊中創刊最晚者,距離五四運動亦已有相當時間,但是由於《京報副刊》主編孫伏園的主導下,《京報副刊》中所蘊含的自由、進步以及啟蒙、批判的思想,也使其成為四大副刊中影響力最大者。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青年」概念,於《京報副刊》中也有具體的延續與實踐,例如在一九二五年的年初第一號,就公開向學界、讀者徵求「青

文档评论(0)

181****91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