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水产动物常嘿见疫病.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蜜蜂水产动物常嘿见疫病

4.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肝血管发炎、水肿及坏死 脾充血,网状内皮细胞增生 肾小管渐进性闭塞,细胞玻璃样变性,胞浆内有包涵体 鳔上皮细胞由单层变成多层,黏膜下血管肿大,附近淋巴细胞浸润 心肌变性、坏死 胰腺化脓性炎症,渐进性坏死 小肠血管发炎 4.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毒分离鉴定:病鱼内脏或鱼鳔做成乳剂接种FHM细胞,20~22℃培养10d,病变细胞首先出现颗粒,然后变圆。分离的病毒可用中和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鉴定。 5. 实验室检验 有发病前兆鱼塘用漂白粉消毒 病鱼立即治疗,死鱼深埋。病鱼不准外运销售。待病愈后经检疫合格,开具检疫证明书后方准外调托运 暴发后每尾鲤鱼腹腔注射弱毒苗,或碘伏拌饵喂鱼,硫酸铜或漂白粉或生石灰全池消毒,内服或外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用具消毒 6. 检疫处理 加强综合预防措施,严格检疫 保持鱼塘水质清洁,备有充足天然饲料,及时分塘。未充分发酵的牛、羊、猪等粪肥不得施入鱼塘 水温提高到22℃以上 选育有抵抗力的品种 7. 防疫措施 十、对虾杆状病毒病 Penaei baculovirus disease 1. 概述 又称四角体杆状病毒病,是由对虾杆状病毒引起对虾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特征:肝胰腺或中肠上皮的细胞核内有大量四面体包涵体 幼虾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病程短 对虾杆状病毒(Baculovirus panaei,BP)属杆状病毒科核多角体病毒属。杆状,有囊膜。病毒颗粒在肝胰腺及前中肠上皮细胞核内增殖,包涵体四面体或三锥的金字塔形;汞溴酚蓝染色包涵体呈浅蓝至深蓝色,甲基绿-焦宁染色呈鲜红色;PAS反应阴性,福尔根反应阴性。多角形核内包涵体呈晶格构造,由圆形亚基整齐排列组合而成 2. 病原体 主要流行于墨西哥北部沿岸、中美洲沿岸地区及夏威夷,危害桃红对虾、褐对虾、白对虾、万氏对虾、蓝对虾及缘沟对虾等 病虾肝胰腺喂给健康虾吃后患病,传播途径可能是健康虾吃带毒虾感染 3. 流行特点 病虾外观无特异症状,但死亡率很高 新鲜肝胰腺压片镜检易看到金字塔形的包涵体,肝胰腺上皮细胞核增大1.5~2倍,核仁退化或消失,染色质减少,核膜增厚 4.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毒不能体外培养,只能用组织学方法。常用切片法、压片法和印片法,找到特征性四面体包涵体作为诊断依据 对虾死后2h,体内蛋白酶把包涵体降解,所以必须收集濒死或刚死的虾 5. 实验室检验 检疫中发现本病,病死虾深埋或销毁,禁止上市销售 虾塘彻底消毒 暂停种虾调运 6. 检疫处理 加强饲养管理,改善水质,根据养虾池条件确定合理养殖密度,投喂优质饲料及准确掌握投饲量,定期投喂广谱抗菌药以防细菌感染。对虾池彻底消毒 加强亲虾检查,发现带毒亲虾要及时清除,并对亲虾暂养池及工具进行消毒 育苗时加强幼体监测,一旦发现有病毒感染,应立即严格隔离、消毒或销毁 7. 防疫措施 十一、白斑综合征 White Spot Syndrome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引起的一种是迄今为止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对虾病,发病对虾3~10 d死亡率可达到100% 20世纪90年代初首先在台湾发生,1994年扩展到整个亚洲对虾养殖地区。1995年11月西半球首先发现该病毒,1999年美国中部和南部也有类似报道。2001年欧洲和澳洲都检测到WSSV。高密度养殖模式、日益恶化的环境和世界性贸易加剧此病发生与传播。WSSV对世界对虾养殖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还给生态平衡带来一定威胁 officially reported from Bangladesh(孟加拉), Burma (Myanmar缅甸), Cambodia, China, Hong Kong, India, Indonesia, Iran, Japan, Malaysia, the Philippines, the Republic of Korea, Singapore, Thailand and Vietnam(越南) 病原体 线头病毒科(Nimaviridae)白斑病毒属(Whispovirus) 卵形,有囊膜,about 80- 20 nm wide by 250-380 nm long,囊膜外延伸出尾状结构 基因组为单股、螺旋、双链DNA,长约300kb 对环境抵抗力不强,紫外线、变性化学试剂、高盐、强酸、强碱、温度等对感染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分离株对外界因素影响敏感性不同 带毒亲虾。感染斑节对虾亲虾能产带毒卵子,发育成部分带毒的幼体 池塘中健康对虾摄食带毒环境生物或饵料生物。带毒对虾和死虾在爆发流行中起关键作用。池塘中野生虾、蟹等是携带者,广泛分布于对虾养殖场,在传播中起重要作用; 引进带毒活对虾,不同地区间冻虾贸易等 海鸟和海区昆虫粪

文档评论(0)

173****16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