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药学考试大纲.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学复习大纲 1.中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预防、治疗疾病及养生保健的药用物质。 2.中药学——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3.本草——中药以植物药居多,自古以来人们习惯将中药称为本草。习惯上将中药学著作也称为本草。 4.各时期中药学代表著作 秦汉 《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载药365种,创立“三品分类法”。(上120、中120、下125) 4.1.三国、两晋、南北朝 《本草经集注》,作者陶弘景,载药730种,创立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七类。 《炮制论》,作者雷敩,我国第一部炮制学专著。 4.2.隋唐 《新修本草》,作者苏敬,第一部具有药典性质的官修本草,载药844种(新增114种),图文并茂。 4.3.宋、金元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作者唐慎微,载药1558种(新增476种),,附方3000多首,图文并茂,方药兼收。 4.4.明 《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载药1892种(新增374种),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多首,全面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本草学的成就。 4.5.清 《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载药921种(新增716种)。 5.道地药材——指某一特定产区出产,品质优良,药效独特,历史悠久的药材品种。(四川:川贝母,黄连,川芎,附子; 广东:广藿香,陈皮,砂仁; 江苏:薄荷,苍术; 东北:人参,细辛,五味子; 云南:茯苓; 河南:地黄; 宁夏:枸杞; 山东:阿胶) 6.药材的采收,应当在其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时候进行,通常以药用部位的成熟程度作为依据。 7.炮制——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而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炮制的目的——①增强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②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③改变药物性能或功效,使之更适应病情需要。④干燥药材,便于储藏;制成饮片,便于制剂调剂。⑤纯净药物,保证品质,用量准确。⑥矫臭,矫味,便于服用。⑦改变或增强药物的作用部位和趋向。 8.火制 ①炒。清炒:炒黄、炒焦—使药物易于粉碎加工,并缓和药性;炒炭—缓和药物烈性、副作用,或增强收敛止血功效。固体辅料拌炒:土(健脾),麸,米(降毒)。 ②炙。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的炮制方法。蜜—润肺止咳;酒—升腾,活血化瘀;醋—入肝,收敛;盐水—入肾,还能防腐;姜汁。 ③煅。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碎,以便充分发挥疗效。 ④煨。除去药物中的部分挥发性及刺激性成分。 ⑤烘焙。降低药物毒性和腥臭气味,且易于粉碎。 9.四气(定性)——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的药物,性属寒凉;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等作用的药物,性属温热。 10.五味(定能)——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此外还包括淡味和涩味。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①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 ②甘——能补、能和、能缓,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作用。 淡附于甘,为甘味之最淡薄者,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 ③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   涩附于酸,能收敛固涩,与酸味作用相似,而酸甘能化阴生津。 ④苦——能泄、能燥。有通泄,降泄,清泄,燥湿(苦寒燥湿,苦温燥湿)作用。 ⑤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 11.升降浮沉(定向)——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实际上包含着向上和向下两种作用趋向。升浮属阳,沉降属阴。顺病位,逆病势。 12.归经(定位)——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或范围。 13.毒性——药物的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及损害性。广义的毒性指药物的偏性。 14.配伍——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或两味以上药物配合使用。 15.七情——前人将单行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等六种药物配伍关系概括称为七情。(药……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神农本草经》)。 ①相须——指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使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②相使——指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使用,其中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 ③相畏——指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④相杀——指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⑤相恶——指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相恶并非是二药的各种功效全部相恶,而只是两药的某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功效减弱或丧失。两药是否相恶还与所治证候有关)。 ⑥相反——指两种药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