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以制财――左传国语中的经济论述.PDFVIP

礼以制财――左传国语中的经济论述.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礼以制财――左传国语中的经济论述

臺大歷史學報第 61 期 BIBLID1012-8514(2018)61pp.243-288 2018 年 6 月,頁243-288 2017.3.3 收稿 ,2017.12.31 通過刊登 DOI: 10.6253/ntuhistory.201806_(61).0005 禮以制財―― 《左傳》、《國語》中 的經濟論述 * 傅 揚 提 要 相較於社會經濟史研究,歷史學者對中國經濟思想的關注明顯不足。 現有的中國經濟思想史著述,多由受經濟學訓練者撰作,主要利用經濟學 的理論和術語,歸納、分析文本與思想家關於經濟行為的觀點,再從現代 的眼光予以評價。這種作法往往難以避免時代錯置和理論先行的缺憾。具 體至春秋時期的經濟思想,既有著述的不足尤其明顯。本文將重心放回文 本,以論述的思想史取徑,透過《左傳》、《國語》說明春秋時期經濟觀 念的性質及其表現方式。 本文指出,「禮」是《左傳》和《國語》經濟論述的核心關懷,或隱 或顯地見於諸般討論,包括資源生產與開發、環繞生計所見的政治社會理 想、匱乏與資源分配問題,和個人層次的經濟追求等。在「禮」的構想下, 《左傳》、《國語》經濟論述的內涵,是強調生計所需和資源、社會上的 互惠關係。本文也嘗試透過其他材料,說明《左傳》、《國語》經濟論述 對其後思想家和文獻的可能影響。要言之,經濟論述是古代中國思想的一 個重要面向,歷史學者應盡可能減少各種現代概念的包袱,從文本及時空 環境出發,探索、重建古人何以且如何考慮財富與物質資源。 關鍵詞:《左傳》 《國語》 春秋時代 禮 經濟思想 * 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11102 臺北市士林區臨溪路 70 號;E-mail: yf257@scu.edu.tw. 244 傅 揚 前 言 一、禮、時、生財 二、生計與政治社會理想 三、資源分配與生計問題 四、個人的財富追求和經濟處境 五、〈齊語〉、〈吳語〉和〈越語〉的經濟論述 六、《左傳》、《國語》的經濟論述與先秦思想史 結 語 前 言 經濟是古今中外人類社會的一個重要範疇,但相較於碩果累累的中 國社會經濟史研究,歷史學者對中國經濟思想的關注明顯不足。1現有的 經濟思想史著述,執筆者多為經濟學訓練出身。現代經濟學奠基於 18 世紀歐洲(及前此的政治經濟學),利用經濟學的理論和概念研治中國 經濟思想,則可溯源自陳煥章(1880-1933 )於 1911 年出版的《孔門理 2 財學》(The Economic Principles of Confucius and His School )。 隨後藉 幾代留學歐美與中國本土培養的經濟學者的努力,中國經濟思想史在中 國大陸逐步建立為經濟學的次級學科,1980 年成立的「中國經濟思想史 學會」可為標誌。3 1 臺灣的狀況尤其顯著,見陳國棟、羅彤華,〈導言〉,收入陳國棟、羅彤華編,《經濟 脈動》(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 )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