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图形谱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地有效运用郑昕.doc

图形谱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地有效运用郑昕.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图形谱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宁波市江东区外国语实验小学北校区 郑昕 【摘要】:图形谱在进行音乐体验时,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填补了音乐作为听觉艺术的非视觉性和非语义性的不足,使体验音乐时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和直观化。本文将分别从图谱的类型与形式、图谱的设计步骤、图谱的运用效能、图谱设计注意事项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图形谱 有效 体验 设计步骤 运用效能 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具有非视觉性和非语义性特征,而图谱教学用线条、形状和符号这些可视化形式,使其具体化、形象化和直观化。因此,图形谱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体验音乐时丰富了听觉艺术的美感体验。 所谓“图谱”,是指利用图像、记号和文字的方式记谱,它不表示某一个具体的音,而是表示构成音乐的旋律或动机。据中国音乐史料记载,早在公元5世纪,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某些曲调就开始采用图形谱的方式进行记录;外国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也经常采用图形谱,让学生在读图形谱的过程中欣赏音乐。 教学中运用图谱,可以具体形象地呈示音乐作品的审美要素——旋律、节奏等,更直观地将音乐情感和音乐形象表现出来;充分运用图形谱能够帮助学生科学地走进音乐,感受、理解、体验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因此图形谱进入到音乐教学中,成为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 图谱的类型与形式 1、表现旋律走向、节奏长短变化的图谱 在音乐教材中,这类图形谱比较多。体现旋律走向的线条,有直线与曲线,粗线与细线,圆弧线,波纹线等,节奏的长短变化通常用歌词的疏紧来表示……这类图谱形象地呈示了音乐的审美要素——音高、节奏等,依据歌曲的旋律走向、音的高低、时值的长短进行设计,更易于学生掌握歌曲,帮助学生更快地建立音乐感知能力,帮助学生记忆音乐。 2、表现音型特点的图谱 节奏型由各种长短不同的音符及休止符组合而成。在一个音乐作品中,通常会有这首曲子特有的节奏型。 例:《土耳其进行曲》(选自奥尔夫教材) 【分析】:A段中把音型用表示,只是最后一个音变化,属于变化重复,因此也用相同的符号表示。连续下行、紧密的节奏,是另外一种音型,用小曲线表示,三个活泼的用三个小圆点表示。整个图谱只用了三个符号,表现了音乐中的三个主要音型,形象明了,抽象概括了音乐的主要特征。 例:《马刀舞》(设计者:宁波市幸福苑实验学校 郭瑾) 曲谱: 图谱: 【分析】:该图谱中,老师把这个音型用圆点表示,表现同音反复的前进感与较为活泼的情绪,一共出现了四次。把这个音型用表示,既能表现音乐的走向,又能让学生很清晰地知道同音型的乐思一共出现四次。用下行的波浪线表示半音下行的音型,用4个小逗号表示音型。整个图谱以节奏音型展现,简单明了,形象分明。 3、表现曲式结构的图谱 在这类图谱中,用重复的图谱表现重复的音乐,用对比的图谱表现对比的音乐。如平时经常用□▲□表示带再现的三段体。通过这类图谱,逐渐帮助学生形成曲式结构的概念,积累听觉经验,为更好的培养学生听赏能力做好基础。 例:《蓝色多瑙河》第二圆舞曲(设计者:宁波市江东区明楼中学 周依 ) 【分析】:该图谱很好的表现了乐曲的单三部曲式( A B A )。第一乐段主题跳跃、起伏,层层推进,给人以热情、爽朗、朝气蓬勃的感觉。第二乐段(中段)乐曲情绪随之变得柔和而娴雅,委婉动听,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第三乐段再现了第一乐段。 4、表现音乐乐句的图谱 该类图谱中将显示重复或对比的乐思用相同或不同的图形(线条、符号)表示。听着音乐,画着图谱,能够给予音乐精确感觉和理解的图谱体验。 例:《铁匠波尔卡》(设计者:宁波高新区万里学校 王静) 【分析】该图谱把活泼的断音用小榔头表示,快速的连音用上行或者下行的 波浪线表示。图谱中很好的表现了四个乐句,并表现了乐句间的相同与不同。 5、解决难点的图谱: 有些歌(乐)曲的难点,始终会成为体验、感受、演唱的绊脚石,老师通过不停地纠正、不停地唱才得以解决,但这样破坏了歌(乐)曲的美感体验。这时如果设计合适的、巧妙的图谱,通过听、看、唱、画等多种方式、多种感官,让难点顺利解决,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美感体验。 例:《牧场上的家》(设计者:宁波市新城实验 王益维) 【分析】:该图谱中,老师用小花表示弱起小节,弧线表示连贯起伏的旋律,两处蓝色的小花以区别五拍与六拍的两个长音。跟着图谱,学生不仅能很准确到位地演唱弱起小节、唱准长音的时值,更重要的是通过看、唱、动,很好地进行了弱起句的感受与体验。 表现音乐情境的图谱 这类图谱在人音版教材中也是很多见的,音乐的立意美与情景美可以通过创设的图谱更好的表现,营造出愉悦而和

文档评论(0)

linlin9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