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练习习题
单项选择题(2×10)一、B C A D A D C A D B1.( )下面哪一项是“術”的本义: A学术、学问 B 邑中的道路C技能、技艺 D 方法2.( )“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是:A 文学课 B 理论课 C 基础课 D 应用课3.( )下列各组汉字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 女耳自 B 本刃末 C 武信从 D 江河娶4.( )下面选项全为通假字的一组是:A 知智 益溢 B 早蚤 昏婚 C 莫暮 反返 D信伸 畔叛5.( )“责毕收乎?”中的“责”用的是“责”的:A 本义 B 引申义 C 假借义 D 比喻义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是该词的本义是: A 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C 绝江有托于船。(《吕氏春秋·知度》)D南有乔木,不可休思。(《诗经·周南·汉广》)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有: A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B庄公寤生,惊姜氏。C 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D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8、( )我国的第一部词典共有十九篇,包括释诂、释言、释训、释宫、释亲等。它是: A 《尔雅》 B 《玉篇》 C 《正字通》 D 《康熙字典》9、(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对文 B 异文 C衍文 D 互文10、( )“汤之问棘也是已”的“之”的用法或意义是:
A 结构助词“的” B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C 指示代词“这”D动词“去”二、填空题(把正确的答案写在空格上)(1ⅹ10)二、形符、隶书、说文解字、仓颉造字说、周礼 邑 、古文字、父、辨、表达色彩(感情色彩)1.形声字通常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部分叫 ,也有叫义符的,另一部分叫声符,也可叫音符。2、 在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中, 被称为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也叫转折点。3.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的 。4.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主要有结绳说、八卦说、 。5.《礼记》与 、《仪礼》合称为“三礼”,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录了战国、秦汉间儒家关于礼制方面的言论。6、“防”、“隄”、“陸”等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是阜;“祁”、、“部”、“邦”等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是 。7、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属于 ,而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则属于今文字。8、“布”、“甫”等字的声符是 。9、“此小大之辩也”之“辩”与 构成通假字。三、解释加点的词,或解释其语法作用。三、(一)1、种植、栽种2、偏远的乡村3、鼓励、勉励或受到鼓励4、去、到5、兵器、武器6、急切貌,拼命追求的样子7、不以其妻和儿女为奴隶8、涂上泥9、钱财、财物10、穷,困迫(一) 解释加点词的词义。(1ⅹ10)1、树木而塗之,鼠穿其间,掘穴托其中。2、士生鄙野,选而禄焉,非不贵也。3、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5、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6、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急切貌,拼命追求的样子)7、泽梁无禁,罪人不孥。(不以其妻和儿女为奴隶。)8、君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塗之。(涂上泥)9、寡人有疾,寡人好货。(钱财)10、无德而望其福者约。(穷,困迫)(二) 指出下列句中的语法现象。(1ⅹ5)(二)1、“之”复指宾语,宾语前置。2、指示代词“是”作宾语,宾语前置3、“甘”、“美”、“安”、“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4、判断句5、明,使动用法。(或省略宾语“之”)1. 姜氏何厌之有?“之”复指宾语前置。
2. 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徴。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问。(指示代词作宾语前置。)3.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形容词的意动用法。)4. 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判断句)5. 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明,使动用法,使圣明。)(三)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1ⅹ5)(三)1、之,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2、连词,表目的。3、表委婉语气的语气副词。4、且,连词,表递进关系。5、而,连词,表承接关系。1. 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之,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2. 内间主之情以告外,外内为重。(介词,表方式。)3. 昭王之不復,君其问诸水滨。(表委婉语气的语气副词。)4.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且,连词,表递进关系。)5、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罋而往酤,而狗迓而齕之。( 而,连词,表承接关系。)四、名词解释(2×5)1、金文1、金文指铸刻在各种青铜器(如钟、鼎、鬲、簋、盘等)上的古文字。因为古代称铜为金,所以称这些文字为金文。2、 六书是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