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话本之形构特征研究.PDF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拟话本之形构特征研究

擬話本之形構特徵研究── 「三言」、「二拍」對擬話本的規範效力 黃子純 摘要 擬話本為受到宋元以來說話藝術的影響,對其衍生而來的話本進行學習及模仿而形成的一種 文體,雖是書面文學卻保留了說話技藝表演──入話、頭回、正話及夾雜韻文等基模形構, 並且在敘述時不時刻意帶有說書人的敘述觀點,在文中多處帶有說話時的套語,如「卻說」、 「但說」等,製造出讀者閱讀時彷若在書場聽說書的氛圍,亦形成擬話本迥異於其他小說的 特殊體貌。三言二拍問世後有極高的藝術成就,成為擬話本的理想範型。後來的擬話本作者 基本上也遵照這個範型進行創作,從明代到清代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共同形構特徵的擬話本。 這裡欲針對擬話本的文體形態進行探討。 關鍵詞: 話本、話本小說、擬話本、文體、形構、三言、二拍 71 擬話本之形構特徵研究── 「三言」、「二拍」對擬話本的規範效力 一、前言 小說在傳統文學觀念中被視為「小道」,在漢書藝文志更開宗明義地指出:「小說家者流, 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因此不被列入文體學討論的範疇。如吳訥 《文章辯體》內外集分成54 體;徐師曾之〈文體明辯〉也將文學歸納成 127 體,二書都未將 小說納在其中。然而在明清之際,小說、戲曲等通俗文學之藝術發展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令人不得不重視這一塊領域,特別是由民間說唱文學──說話,逐漸發展而來的擬話本。 所謂的「擬話本」指的是明清時期模擬宋元話本小說特殊的體制創作而成的短篇白話小 說,擬話本為受到宋元以來說話藝術的影響,對其衍生而來的話本進行學習及模仿而形成的 一種文體,關於說話、話本、話本小說、擬話本等專有名詞有其特殊意涵,不能混為一談, 於文章後面將會特別解釋其涵意,於此處不再贅述。 擬話本雖是書面文學卻保留了說話技藝表演──入話、頭回、正話及夾雜韻文等基模形 構1 ,並且在敘述時不時刻意帶有說書人的敘述觀點,在文中多處帶有說話時的套語,如「卻 說」、「但說」等,製造出讀者閱讀時彷若在書場聽說書的氛圍,亦形成擬話本迥異於其他小 說的特殊體貌。 話本小說,從現今尚存的《清平山堂話本》中的作品便可以看出,為口傳文學到書面文 學的濫觴,然而口傳記載與文字書寫畢竟媒介不同,所要求的藝術手法也不盡相同。可以說, 宋元話本小說在這個時期尚屬於摸索階段,話本小說一般推論僅作為記載、紀錄,並非作意 為文;而擬話本是作者的有意創造,因此宋元話本小說與三言二拍相較之下,文字、修辭較 為粗糙,沒有經過刻意的潤飾。2 ,並非成熟的文學體制,一直到三言二拍的出現之後,擬話 本的寫作才蔚為成熟,因此本文的寫作重心便著重於擬話本,並以擬話本之集大成者──三 言二拍為研究中心。 「三言」、「二拍」指的是馮夢龍《古今小說》(後來為配合續集改名為《喻世明言》) 、《警 世通言》、《醒世恆言》及凌濛初《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三言二拍問世後有極高的藝 1 顏崑陽《「文類體裁」的「藝術性向」》,《清華學報》,第35 卷,第 2 期,2005 年 12 月,頁 320-322 。 2 程毅中於〈明代的擬話本小說〉中提到:「《三言》採自清平山堂刻本《六十家小說》的,或多或少都經過了 修改。總的說,改得基本上是好的,在藝術上有所提高。其中多數大概出於馮夢龍的修訂,所以文字比較流暢 整潔,與清平山堂刻本、熊龍峰刻本的小說風格顯然不同。在體制上刪去了入話詩和一些拙劣的詩贊,形成了 一種話本體的短篇白話小說……清平山堂刻本的小說,一般都比較粗糙簡率, 有的還夾雜較多的文言語彙, 只 是說話人備用的提綱式的簡本。文人摹擬話本而寫的小說。卻非常用心,相當精細,只要看《三言》裡經過修 改的〈陳從善梅嶺失渾家〉、〈明悟禪師趕五戒〉等篇就可見一班了。」( 《明清小說研究》2002 年第 2 期) 72 術成就,成為擬話本的理想範型。後來的擬話本作者基本上也遵照這個範型進行創作,從明 代到清代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共同形構特徵的擬話本。 儘管擬話本預設閱讀者的反應,形成作者主控作品敘述的節奏,作為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