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井蛙不可以信语于海者20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庄子?秋水》
[注] 虚:住地。;执教:福州格致中学 张宏;庄子和《庄子》: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他传承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追求精神自由,自甘淡泊,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在文学上,庄子主要以寓言见长。“寓言成为一种文艺,是从庄子起的。”(闻一多语)庄子善用寓言来说明哲理,表达情怀。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今存33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预 习 检 测;1、下列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秋水时至 时:时间
B、不见水端 端:尽头
C、旋其面目 旋:掉转
D、少仲尼之闻 ???:小看;2、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东面而视 东:东边
B、轻伯夷之义 轻:轻视
C、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穷:穷困
D、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以:因为;3、对下列通假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泾流之大 “泾”通“径”,直
B、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辩”通“辨”,分辨
C、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殆”通“怠”,疲倦;4、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顺流而东行B、东面而视C、望洋向若而叹D、而轻伯夷之义;抢答题;2、下列选项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
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望洋向若而叹
D、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3、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百川灌河
B、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C、以为莫己若
D、见笑于大方之家
;4、下列句子中,与“我之谓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C、夫晋,何厌之有?
D、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文言句式
闻百道,以为莫己若者……
(宾语前置,莫己若——莫若己。)
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我之谓——谓之我。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 “见……于……”,被动句一种形式)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非……则……”,可译为“要不是……,就……”)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且夫”,连词,连接上句或上段,用在下句或下段开头,可译为“况且”,表示意思推进一层。)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者,……也”,表判断。)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固定格式“以……为……”,可译为“认为……是”。) ;1、望洋兴叹: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做事时,因能力不够而感到无可奈何。2、贻笑大方:让内行人取笑。大方,大方之家:指修养很高、明白事理的人。 ;2、河伯的北海之行、向若之叹给你哪些启示?;朗读指导:
1、两处写景,语速缓慢而有气势,要读出黄河的宽广、大海的壮阔。
2、河伯“洋洋自得”处,语速稍快,注意句中停顿“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欣然”、“尽”要重读,表现河伯的自满情绪。
3、河伯“望洋兴叹”处,语速稍慢,表现出河伯愧疚自责之意,“且夫”后要停顿。;2、这篇寓言设喻巧妙,以河伯见海神为喻,说明了深刻的道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在天地间不过沧海一粟。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而要正确认识自我,努力开拓视野,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发现他人的长处、自己的短处,而后虚心学习,取长补短,这样才能超越自己,有所成就。 ;作 业;“伯夷之义”的典故:
伯夷是商朝末年诸侯孤竹君的长子。孤竹君立三子叔齐为继承人。兄弟俩都对商纣王的暴政不满,不愿与之合作。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不受,二人就一起逃到周,投奔周文王。可文王已死,武王要带着其父的棺材,挥军伐纣。二人叩马而谏,认为武王父丧用兵,身为臣子却要弑君,是不孝不仁,但没能动摇武王灭商的决心。商亡后,他们因归顺西周而感到羞耻。为表气节,他们不再吃西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以野菜为食。周武王派人请他们出山,并答应以天下相让,仍被他们拒绝。后来,一位山中妇人对他们说:“你们仗义不食周粟,可这些野菜也是周朝的呀!” 于是他们连野菜也不吃了,饥饿而死。伯夷、叔齐兄弟因此被后人称为“义士”。 ;H6E2B+y(u%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