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与健是康k2
第一篇 环境与健康 第一章 人类和环境 第一节 环境及其与人的关系 一、人类环境 (一)生物圈(biosphere) 有生物生存的地球表层。其范围大致包括了11km的地壳和海洋以及15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二)环境(environment) 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的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的或远期的作用。 (三)环境的构成因素 构成环境的因素按其性质分为: 1.物理因素(physical factor) 2.化学因素(chemical factor) 3.生物因素(biological facto) 4. 社会心理因素(social psychic factor) 三、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一)生态系统(ecosystem)生态系统指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空气、水、无机盐类、氨基酸等)所组成的自然系统。 1.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产者:指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的绿色植物和某些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 (2)消费者:主要是动物。 (3)分解者:指生态系统中具有分解能力的微生物,包括低等原生动物。 (4)非生物环境:指生态系统中各种无机物和自然因素,包括空气、水、土壤、日光等,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必需条件。 食物链(food chain):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吞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吞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生物放大作用:环境中某些不易降解的化学性污染物,可通过食物链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比地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增加许多倍。 2.生态系统的功能 (1)物质循环 (2)能量流动 (3)信息传递 (二)生态平衡(ecological equilibrium) 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很多,可归结为自然和人为两类: 人为因素的影响 自然因素的影响 四、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全球气候变暖 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是指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能够吸收由地球发射的波长较长的辐射,从而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这种作用如同人工温室作用,故称为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 主要有二氧化碳、臭氧、甲烷、一氧化二氮、氯氟烃类等。 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暖会改变病原体和虫媒的生存环境和地理分布,使虫媒传染病,如 疟疾、登革热、黄热病和锥虫病等,流行范围扩大,流行时间延长。 2.寒冷时期的多发病如急性心脑血管病、肺心病、风心病并发心力衰竭、 各种呼吸道感染和哮喘及冬季传染病如流脑、猩红热等发病率会降低.而炎热时期的多发病,如疟疾、麻疹和乙脑等发病率则会增高,发病范围扩展,流行时间延长。 3.全球气候变暖对热相关疾病的死亡人数产生重大影响。 4.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每年上升1-2cm,从而淹没沿海低地,改变河口和海湾的形状及海洋水文特征,增加洪涝和风暴潮的危害; 5.加速大气中化学反应的进程;加速酸雨的形成;臭氧浓度增加;促使大气质量向恶劣方向转化。 (二)臭氧层破坏(ozone layer) 氯氟烃 1.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损坏人的免疫系统,使患呼吸系统等传染病的为数增多;疱疹和利什曼原虫病。 (2) 增加皮肤癌的发病率。全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有10万人死于皮肤癌,大多数病例与UV-B有关。据估计,平流层臭氧每损耗1%,皮肤癌的发病率约增加2%。而且,肤色浅的人更容易患各种由阳光诱发的皮肤癌。 (3) 增加白内障的发病率,O3↓1%, 白内障患者↑0.2-0.6%。 臭氧层破坏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急性的 阳光灼伤、皮肤变厚 慢性的 皮肤变化、表皮变薄 致癌作用 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 皮肤黑瘤 眼部疾病 白内障、雪盲、视网膜受损、角 膜肿瘤 免疫功能障碍 传染病、自身免疫系统功能紊 乱 2. 使植物的叶片变小,因而减少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导致减产。使大豆更受杂草和病虫害的损害。 3.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直接导致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幼体鱼类、幼体虾、幼体螃蟹以及其它水生食物链中重要生物的破坏。 4.对其它方面的影响:加速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速率,加剧光化学烟雾事件的发生。 2.形成条件 ①大气中SO2、NOX等酸性污染物增多; ②大气中有足够的氧化剂(O3、氧自由基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