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咏物诗专习题教学方案
咏物诗专题教学设计
咏物诗就是 HYPERLINK /view/613926.htm \t _blank 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咏物诗是我国民族传统诗歌中的一枝奇葩。古人很喜欢咏物,据统计,仅《 HYPERLINK /view/26372.htm \t _blank 全唐诗》已存咏物诗602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
教学目标
一、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二、了解咏物诗中寄托的感情类别
三、掌握鉴赏咏物诗的思路
教学重点
方法的把握
教学难点
物与志的契合 对比鉴赏
导入
诗谜:”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请学生猜猜这首诗是写哪一种花?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回忆接触过的咏物诗如王安石《梅花》贺知章《咏柳》.
概念
(1)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
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
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
咏物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
菊花的高尚气节 ----------作者不求高位、不慕荣利
写景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
注:重九之日,岑参正行军在外。时逢安史之乱,诗人一直戍守边关。
战乱图---------思乡同情百姓渴望休战
咏物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①断肠,销魂②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春柳繁盛秋柳枯凋--------------自伤迟暮自叹身世
写景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依依惜别图-----对故居的依恋难舍
(2)托物言志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一、二句采用什么样的手法写出什么内容?
——通过描写,写作者爱菊。 “遍绕”、“日斜”,把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现出来,渲染了爱菊的气氛。
三、四句由一、二句的描写转入——议论
菊花的什么特点触发了元缜的诗情?
外在特点:百花先谢而菊花后凋
内在的神韵、品格:历尽风霜而后凋,“卓为霜下杰”的坚贞品质。
对菊花的赞美中寄寓作者的什么深意?
还表达了诗人对坚贞品格的追求,是诗人人格的写照。诗人借咏物以言志,将菊花的自然特点加以拟人化处理,使之成为诗人理想人格的象征。
——托物言志,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练习五)
这样“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特点归纳
1、以物象为题;咏(题、赠、赞)+物象 。
2、用形象语言描写出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多用拟人、象征等手法;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备。
3、借物抒怀。表达理想、志向、情怀
鉴赏咏物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大体:写了什么物——有什么特点——寄托什么感情
1.意象分析
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 HYPERLINK /view/711.htm \t _blank 意象分析。 抓意象的特殊内涵,例: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
梧桐:凄苦
猿啼:悲伤 风急天高猿啸哀
鹧鸪鸟: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沙鸥:飘零、伤感
松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