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质性心脏病室速基于异常电位的基质标测及消融-中国循证心血管.PDF

器质性心脏病室速基于异常电位的基质标测及消融-中国循证心血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器质性心脏病室速基于异常电位的基质标测及消融-中国循证心血管

• 1016 •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年8月第9卷第8期 Chin J Evid Based Cardiovasc Med,August,2017,Vol.9,No.8 • • 综述 器质性心脏病室速基于异常电位的基质标测及消融 1 1 喻红 ,殷跃辉 【中图分类号】R541.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4-4055(2017)08-1016-04 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射频导管消 62.5%),平均随访13个月,室速复发率也明显更低(9.5% 融治疗一直是消融治疗的难点,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 vs . 75%)。2013年,Arenal等[8]报道在59例缺血性心肌病 题。这类室速的机制最常见的是瘢痕相关的折返机制,对 (ICM)室速患者以所有LP(定义为位于瘢痕内的有被>50 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室速,可采取激动标测和拖带标测相 ms的等电线或极低电压信号分隔开的2个或多个成分,右室 结合的策略来寻找消融靶点,但室速有时难以诱发,或诱 起搏时刺激信号至最晚成分的间期>150 ms)为消融终点, 发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不能可靠的诱发。非持续性室速 随访1年,无室速生存率为81%,平均随访(39±21)月, 自行终止,拖带标测时室速周长和/或形态不一致,均导致 无室速生存率为58%。但不是所有的室速都与LP相关,不是 激动标测和拖带标测难以进行。研究显示进行室速消融的 所有LP都可消除,另外,LP定义为在QRS后可能降低基质 器质性心脏病患者50%~80%的室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1] , 标测识别室速峡部的敏感性。 仅10%~31%的患者能标测室速折返环[2,3] 。这些器质性心 1.2 心室局部异常电位消融 心室局部异常电位(LAVAs): 脏病室速更多需要在窦性心律下进行基质标测和消融。其 最初由Jais等[9]提出,LAVA定义为尖锐高频电位,与远场心 中基于异常电位标测指导的消融策略近来报道逐渐增加。 室电位不同的心室电位,不一定为低电压信号,窦性心律时 异常电位,包括碎裂电位、孤立的延迟电位/晚电位(late 可位于心室电位之中(少见)、之后,或在室速发作时位 potential,LP)、多成分电位、心室高频尖锐电位等,有时 于心室电位之前,可以表现为碎裂、被极低电压的信号或等 仅仅在起搏标测时才能识别,反映了缓慢传导及细胞间电 电线分隔开的2个或多个成分和或延迟激动成分(晚于QRS 偶联差。本文主要就器质性心脏病室速基于异常电位标测 波)。在致密瘢痕区常记录不到明显的LAVA,需应用起搏 指导的消融做一综述。 来识别缓慢传导(长S-QRS)和不能激动的瘢痕,辨别近场 1 消融策略 电位和远场电位,方法如下:①右室起搏尤其是短联律间期 [4] 的S2刺激或局部自发早搏时,可能导致远场电位与近场电位 1.1 晚电位消融 2003年,Arenal等 第一个报道了24例器质 间的延迟;②兴趣电位处起搏输出电流降至阈值时,S-QRS 性心脏病(21例为缺血性心肌病,ICM)伴难以标测的室速 可能延长,QRS形态可能发生改变;③心内膜起搏时,在心 行晚电位(定义为被>50 ms的等电线分隔开的两个或多个 外膜记录到异常的长的室壁内传导时间。LAVAs几乎包括了 成分)消融,标测均存在LP,室速时记录到LP的部位可能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