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2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扬州慢2课件

姜 夔 1、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 江西波阳)人。南宋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一生未 仕,飘泊江湖,依人作客,却绝不曳裾侯门,逢迎 取合。他与辛弃疾、杨万里、范成大等为文字交, 诗词皆卓然成家。 2、其词格律严密,字句雕琢,词风清空峭拔, 清丽典雅,以冷香幽韵和瘦骨逸神独擅胜场。他深 谙音律,能自度曲、工诗,有《白石道人歌曲》。 诵读课文,把握基调 1、词牌中有一个字告诉了我们诵读的语调和节奏,哪个字? 2、小序中有一个词告诉了我们诵读的情感基调,是哪一个词? 3、小序交代什么内容?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4、词人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渲染“空城”的 尽荠麦青青 废池乔木 二十四桥? 无声冷月 寂寞红药 ―― 清角吹寒 江 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miǎo]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⑴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 ⑵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拟人手法,废池、乔 木是金兵劫掠时的目击 者,受害者,它们“犹 厌言兵”,何况当地人 民呢!这样写,深刻地反 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 极端痛恨。 “冷月无声”,月本来无声,可这么一说,反而觉得它是本该有声的了。为什么呢?因为从前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游人极盛,笑语喧哗,还有美女吹箫唱歌,月儿见此光景也陶醉了,它也跟着人们一起欢笑。可是现在呢?“二十四桥仍在”,而歌声笑语却听不到了,甚至连月儿也没有声息了,只是沉浸在冷冰冰的湖水中,随波荡漾。如此冷落凄凉的景象,怎能不令人伤怀呢? 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不 管人世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 然物的本性不会改变。往年,它 可以供游人观赏,可是现在城空 了,人少了,何况国难未息,谁 也无心去观赏它,词人因而发出 这样的感叹,进一步表达了他感 时伤乱的情怀。 * * 扬 州 慢 姜 夔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广陵、江都、维扬—— 扬州 ??? 扬州,在隋唐、北宋间是著名的繁华之地。古代诗人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十里长街市井连”等诗句来描绘它的繁华。但是南宋时金兵两次侵犯扬州,扬州城变得破败不堪,15年后,词人来到这里,目睹了扬州之景,感慨今昔,写下这首词。 背景介绍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干支之一 冬至 经过 雪后初晴 满 看 独自 驻军的号角 悲痛的样子 于是 古今变化 创作 借指对国家昔盛今衰的感伤之情 小 序 交代了写作时间、主要内容、创作缘起和主旨,并为全词奠定了凄凉的感情基调。 使人联想到扬州的繁华,以之与现在的衰败形成对比,从而进一步地表现黍离之悲。 今日扬州 景 声 整体探究 昔日扬州 竹西佳处?? 春风十里 名都 思考: 1、 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词人通过扬州昔盛今衰的对比,追怀丧乱,感慨今昔,抒发了对国事的痛惜伤感的黍离之悲 2、从以上情形可以总结出来的诗歌艺术特色是:(找出照应的内容) ①今昔对比 ②正侧结合、情景交融 ③引用(化用)诗句 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 高考链接 (2009年福建高考题) 译文:我坐船在江上行驶,极目远眺,夜色笼罩在岸边的芦苇上,一片苍茫。雪已残,雁声断了,新月初升,潮水汹涌,蓝天照到水面,好象天已到尽头。船行驶在映着树梢的江面上,好象船跟着树梢在前行。我离开家已将几个夜晚了。这时,船工在划桨时尽情地唱着渔歌,我却因离家多时听起来感到厌烦。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江 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

文档评论(0)

泰山之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