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修辞 一、考点释义 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近年没有专门的题型考察修辞,但有可能出现在阅读分析题中,在写作也可以适当运用。 常见的修辞方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 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辨析:要清楚哪些句子使用的是什么样的修辞方法,多见于选择题。 运用:会使用相应修辞手法,多见于阅读分析题中。 二、知识点梳理 ⒈比喻 ⑴比喻的结构 比喻就是“打比方”。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⑵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两者缺一不可。 ⑶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布上缀着的宝石。 四周的山把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pí)。 ④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⒉比拟 ⑴比拟的特点 比拟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⑵比拟的种类 ①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把人当物写或把甲物当乙物写)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⒊借代 ⑴借代的特点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⑵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几年来的文治武功,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用“子曰诗云”代四书五经之类)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用“一针一线”代群众的财物) ③专名代泛称。例如: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用“诸葛亮”代具有聪明才智的人)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用“鲁迅”代鲁迅的作品) 5、个别代一般。例如:当皇帝或蒋介石出来的时候,街道上便打扫干净,洒上清水;可是他们的大轿或汽车不经过的地方,便永远没有见过扫帚和水桶。 6、原料代成品。例如:阿Q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 ⑶借代的注意点 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 7、地名代本体。例如:这是华尔街的“民意”,不是美国的民意。(用“华尔街”代美国垄断资产阶级) ⒋夸张 ⑴夸张的特点 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⑵夸张的种类 ①扩大夸张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缩小夸张 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③超前夸张 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⒌对偶 ⑴对偶的特点 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 ⒍排比 ⑴排比的特点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
文档评论(0)